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问题出在哪儿?


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问题出在哪儿?

文章插图
专家的建议,又惹怒了年轻人 。
最近,某学者表示,在鼓励年轻人生育、婚恋的问题上,可以将法定结婚年龄下调至18岁,以此降低成婚门槛促进单身男女建立家庭 。
【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问题出在哪儿?】此话一出,立刻引来无数板砖 。不少人质疑:18岁正是接受教育的黄金年龄,此举是否会不利于个人发展?
这只是众多“年轻人被建议”事件中的一个 。近一段时间,一些专家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比如“年轻人没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子”“专家建议年轻人不要为了钱而工作”“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子”“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给00后增加工作强度”等 。
这些观点,看似为年轻人好,实则惹年轻人厌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听专家建议”一度冲上热搜,网友们纷纷表示:“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 。
“专家”作为一种身份,带有“知识权威”属性 。他们是在特定领域中拥有特殊知识、技能或受过特殊训练的人 。年轻人大部分刚步入社会,囿于自身知识有限,在求职、生育、情感、养老、理财等领域,有时需要听取专家意见,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
客观地说,在专家群体中,有不少肚里“有货”的学者,令人尊重 。比如,有的教授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法律案例,为年轻人讲解法律知识;还有的人化身“情感达人”,理论结合实际输出观点,解决年轻人的情感问题 。
这些专家之所以能让年轻人信服,除了深厚的理论知识,还有共情心理和坚定的职业操守,他们的建议在客观上起到了普及知识、弥合矛盾、引领舆论的作用 。
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
但有的“专家”则不然 。他们显得很不了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从未考虑过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健康压力、就业焦虑和婚恋焦虑,每每以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纸上谈兵”“站着说话不腰疼”“何不食肉糜”的姿态指点江山 。
年轻人虽然不是专家,但却是生活的实践者,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生活对自己有利 。此类“雷人建议”一出,往往会导致情绪对立 。
个别专家的“伦理陷落”尤其值得警惕 。专家群体本身构成复杂,一些草根“伪专家”、“三无”研究机构的“专家”通过包装,戴着五花八门的头衔,涌向互联网平台,冒充权威之声,甚至“跨界”对自己专业领域外的现象大肆评议,目的是为博知名度、最终实现“影响力变现” 。
还有个别专家,丝毫不顾忌年轻人的感受,放弃学术中立原则,过度为商业利益代言 。这种抛弃职业操守的行为,让年轻人对专家的排斥与日俱增,以至于拉低了年轻人对整个专家群体的信任和期待 。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个别专家应从年轻人的难处和需求出发“三思而后言”,先问问这个政策放在自己家人身上行不行,再提有参考性和实用性的建议,而非发表一番不可行的“废话” 。
托马斯·索维尔在其著作《知识分子与社会》中提出一个观点:“知识分子的工作成果,往往是不需要负责的 。”相比医生做的手术出事故了,工程师设计的建筑倒塌了要承担责任,知识分子提出的公共意见只是参考,出错了也不会被追责 。
但网络平台有公共属性,不是某个人的”自留地” 。专家更不是“真理的代言人”,一旦出错,造成的后果危害很难估量 。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不是让专家闭口不言,而是希望专家“从年轻人的利益出发”,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人文关怀,在理性沟通的基础上,建立相互尊重的“公众—专家”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真知灼见 。
(来源:央视网)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