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蛉拼音 草蛉

什么是草蛉?小巧玲珑的草蛉体形细长,长约10毫米,身体呈淡绿色;有金色闪光的复眼;翅较宽阔,透明状,看起来就像一个绿莹莹的小精灵,美丽极了 。草蛉常飞翔于草木间,通常选择在树叶或其他平滑的光洁表面上产卵 。卵为黄色,有呈丝状的长柄 。幼虫为纺锤状,在树叶间捕捉蚜虫为食,有“蚜狮”的称号 。
草蛉

草蛉拼音 草蛉

文章插图
草蛉的特点1、草蛉复眼有金色闪光 。翅阔,透明,极美丽 。常飞翔于草木间,在树叶上或其它平滑的光洁表面产卵 。卵黄色,有丝状长柄,称“优昙华” 。幼虫纺锤状,在树叶间捕食蚜虫,故称“蚜狮” 。草蛉是松蚜、柳蚜、桃蚜、梨蚜等各类蚜虫及松干蚧的重要天敌昆虫,对森林苗圃果园农田中的蚜虫蚧壳虫种群数量的消长,起着有效的抑制作用 。
2、草蛉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由南向北热带种类递减,北方种类明显增多,并且北方种类有明显地向南扩散的趋势 。在东部季风环流区,主要分布着热带种类、古北区与东洋区的过渡种类;在西北干旱区,以古北区种类为主 。在青藏高原地区存在着一些特殊类群,如多阶草蛉等 。
草蛉介绍 有什么形态特征1、草蛉为捕食性昆虫,属于昆虫纲的脉翅目 。在全世界已知有86属共1350种,据调查中国有记载的有15属约近百种,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 。由于草蛉能够有效大量地捕食多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因此人们广泛地开展了人工利用草蛉消灭害虫的工作 。
2、卵:椭圆形,长径1mm 左右,一般多呈绿色或草绿色,卵的基部有一根富有弹形的丝柄,以丝柄附着于植物的枝条叶片和树皮上 。
3、幼虫:多呈纺锤形,体色通常为黄褐色,灰褐色或赤褐色 。头上有黑褐色斑纹,口器为一对强大弯管,前口式,胸部各节生有大小不同的毛瘤 。有发达的胸足三对,幼虫行动活泼 。
4、蛹:裸蛹,黄绿色,椭圆形,长12mm左右,卷曲在白色丝质茧中 。
5、成虫: 体形中等、细长、柔弱,一般虫体和翅脉多为绿色 。咀嚼式口器 。触角细长 。呈线状 。复眼发达,有金属光泽 。头部常见黑褐色斑纹,区分为唇基斑、颊斑、中斑、角上斑、角下斑和后头斑,头斑的数量和位置是分种的特征 。翅二对,膜质透明,前后翅的形状及脉纹相似,脉纹细而多呈网状,在边缘分叉 。
草蛉是什么?(green lacewings)
(高文呈)
脉翅目草蛉科昆虫的总称 。成虫中等大小,体细长柔弱,绿色、黄色或灰白色;复眼有金属闪光;触角长,丝状;前后翅的形状和脉纹很相似,无色透明,脉纹绿色或黄色(见图) 。卵长约1毫米,多有丝质的卵柄 。幼虫体长形,两端尖削,胸部和腹部两侧着生毛瘤,有的种类背上驮有吃剩余的食物皮壳或杂物,上下颚合成为吸管,长而尖,伸向头部的前面 。茧圆形,白色;蛹包藏在茧内 。已知约有1350种,广布于世界各地 。中国约有百种,分布各省(区),常见和试作生物防治的种类有: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丽草蛉(C.formosa Brauer)、叶色草蛉(C.phyllochroma Wesmael)、多斑草蛉(C.intima Mac-Lachlan)、牯岭草蛉(C.kulingensis Navas)、黄褐草蛉(C.yatsumatsui Kuwayama)、亚非草蛉(C.boninensis Okamoto),白线草蛉(C.albolineata Killington),普通草蛉(C.carnea Stephens)、中华草蛉(C.sinica Tjeder),晋草蛉(C.shansiensis Kuwayama) 。它们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木虱、叶蝉、蓟马、蝶和蛾类的卵和小幼虫,叶甲等甲虫的卵和幼虫,叶蜂的卵以及叶螨等 。大草蛉、多斑草蛉、牯岭草蛉和晋草蛉在中国是日本松干蚧、马尾松干蚧和松蚜的重要天敌 。草蛉生活习性以牯岭草蛉为例: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和少数茧蛹在树干部翘皮下和缝隙中过冬 。第一代发生于5月下旬至11月中旬,第二代发生于9月下旬至翌年7月下旬 。成虫具趋光性,交配和产卵多于夜间进行 。卵多散产在针叶的尖端 。在平均温度27.5℃下,卵期6~7天,幼虫期12~17天(共3个龄期),茧蛹期13~14天 。1头成虫日取食松干蚧卵最多208粒,平均85.4粒 。幼虫取食多于夜间进行,1头2~3龄幼虫,日取食松干蚧茧蛹最多25只,平均17只 。用啤酒酵母粉4份、猪肝4份、奶粉2份、白糖2份、胆固醇0.1份、蜂蜜3份、清水5份配制成的饲料饲养牯岭草蛉成虫,每雌产卵37~872粒,平均164.7粒 。用意蜂雄蜂幼虫5份、蜂蜜1份配合的饲料饲养成虫,每雌产卵33~902粒,平均344粒,寿命6~168天,平均72.2~81.4天;饲养幼虫,结茧率72.9%,羽化率78.9% 。用米蛾卵饲养牯岭草蛉幼虫,结茧率91.7%,羽化率66.7%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