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特拉维夫的白城( 二 )


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特拉维夫的建筑师是一群年轻人 , 他们有的师从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和德国建筑师埃里希·孟德尔松 , 不少人来自德国德绍的包豪斯学校 , 深受欧洲现代主义运动影响 。 这些年轻建筑师们确立了特拉维夫的建筑语言 , 阿里·沙龙就是其中之一 。 2018年4月 , 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专门为阿里·沙龙举办了“民族的建筑师”展览 , 展出了他在20世纪30年代参与建设的梅奥诺特项目 , 这一项目为1000个工人家庭提供了住房 。
阿里·沙龙设计的建筑群由两条街道隔开的3组建筑组成 , 每组建筑由单元重复的住宅楼环形排列 , 从而形成一个半开放公共庭院 。 建筑底层使用架空柱结构 , 设有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 , 如商店、洗衣房、诊所、阅览室、幼儿园等 。 实际上 , 这样的设计建立起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独立工人社区 , 有效解决了当地工人的住房问题 , 并对社区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至今 , 特拉维夫的居民区依然秉承这种建筑理念 , 在每片住宅区环绕的中心或附近都相应配有功能区 , 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
登高远眺 , 简约的白色平顶建筑群之间点缀着树木草坪 , 在地中海灿烂阳光的照耀下色调明快 , 让美丽的城市风景线长留心间 。 更为重要的是 , 特拉维夫的城市规划成功将欧洲的先锋观念转换为地中海东岸亚洲语境下的建筑革新 , 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建立起以合作为基础的新型社群 , 在葆有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时 , 形成社会凝聚力 。 特拉维夫的白城也因此成为艺术与社会相互滋养的典范 , 赢得世界遗产的美誉 。
版式设计:蔡华伟
作者:魏 丽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