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的大渡河

|咆哮的大渡河


西出成都 , 车行百十里 , 便有一种苍凉的气息扑面袭来 。 首先遇见的是矗立在雅安县界公路边的那组“茶马古道”群雕 , 黑铜色的人马 , 一瞧便有股浓浓的“壮行”味儿 。 紧接着便是翻越二郎山 。 “二呀么二郎山 , 高呀么高万丈 , 解放军 , 铁打的汉 , 要把那公路修到西藏” 。 这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举世闻名的川藏公路最险路段 , 它高三千多米 , 集险峻奇峭于一身 。 盘山公路弯弯绕绕 , 攀崖过涧 , 好不吓人 。 二郎山的特点在于它的明显分界 , 山的东面是一片绿色 , 郁郁葱葱 , 且常常是云遮雾罩 , 细雨霏霏 。 一过山口 , 西面便是甘孜藏区 , 又是一番景象:满山只见石头不见树木 , 一派荒凉 , 气候也变得干燥起来 。 这时候 , 我才猛然忆起古时诸葛亮老先生的那句“五月入泸 , 深入不毛”之语 , 原来这“不毛”确无夸张之意 。

二郎山的脚下 , 便是大渡河 。
早在山腰处 , 便已闻得河水的声音 , 那声音是如此之大 , 奔腾咆哮 , 声震长空 , 似有千军万马呼啸而来 , 又如雷霆万钧从天而降 , 教英雄闻之豪情顿起 , 令鼠辈听来魂飞魄散!
【|咆哮的大渡河】几经盘旋 , 大渡河终于展现在我们面前 。
这是一条何等壮阔的河流啊!它发源于雪域高源 , 越青藏 , 穿西川 , 蜿蜒千余公里 , 劈开万重高山 。 较高的落差 , 使河水湍急 , 哗然有声 , 最大流量达每秒10800立方米;折阻的山涧 , 又使它如雄狮般咆哮怒吼 , 引得惊涛拍岸 , 卷雪千堆 。 它从亘古洪荒走来 , 消融冰雪 , 注入长江 , 惠泽祖国万里山川 , 养育华夏数亿儿女 。
站在大渡河边 , 你不由得肃然起敬 , 热血沸腾 , 大发“我谓昆仑”之慨!
站在大渡河边 , 重读几十年前的红军长征故事 , 才会有真切的感性认识:红军当年走的道路 , 是何等偏远 , 何等艰难 , 何等险恶 。 究竟是什么力量 , 使这支队伍 , 能够跨越这不可逾越的障碍 , 从国民党军队铁桶似的堵截中杀出重围?
带着疑问 , 我造访了地处大渡河中游的安顺场 。
安顺场 , 原名紫打地 , 距石棉县城10公里 , 三面临山 , 一面临水 , 地势险要 ,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两次重大历史事件 , 使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小场镇闻名遐迩 。
1863年5月 ,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在这里遭到灭顶之灾 , 全军覆没 , 留下的是悲哀的史料;而1935年5月 , 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却击破了蒋介石要让我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 , 创造了强渡大渡河的奇迹 , 于是这里便成为“翼王悲剧地 , 红军胜利场” 。 这一败一胜 , 固然划出了石达开与红军的本质区别 , 特别是展现了红军英勇顽强、敢打敢拼的英雄气概 , 凸显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攻无不克 , 战无不胜 , 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 。 然而 , 内中是否有其更深刻、更复杂的含意呢?我问这奔腾不息的河水 , 问河边那刺破苍穹的山峰 , 终于得到了一些沉重的感悟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