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夏磊: 月碎沱江( 四 )


是的 , 我们该带着敬仰的心情来缅怀沈从文先生了 。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 沈从文是个典型而独特的存在 , 从他青年时离开湘西直到去世这段时间来看 , 他是寂寞和孤独的 。 他在湘西生活了二十二年 , 却一生都把自己称为“乡下人” , 这个称呼一方面说明了他对故乡的挚爱和深情 , 另一方面又明显地流露出他对人生的无奈和对社会的深深的失望 。 他在乡下生活时间并不长 , 却一生都在讴歌这块神奇的土地 。 他似乎一直想说服人们 , 在那个被称为“蛮夷之地”的地方才能找到人世间至真至纯的东西 。 或许正是因为他对这个世界的怀疑和不信任 , 他的作品很长时间被所谓主流文化轻视 。 被认为是背离现实主义的唯美主义 。 对此 , 沈从文并没有过多争辩 , 他说:“我倒不明白真和不真在文学上的区别 , 也不能分辨它在情感上的区别 。 文学艺术只有美和不美 , 精卫填海 , 杜鹃啼血 , 情真事不正 , 并不妨事 。 ”
初读《边城》时我还不太大 , 当时的印象只有渡口、黄狗、翠翠、艄公、和对岸唱歌的傩送 。 或者说留在我记忆里的就是一幅画 。 后来我开始系统接触中国现代文学 , 我知道了朱光潜先生说过《边城》“是在世界范围内已受到热烈欢迎的一部作品”;还非常认同美国学者金介普的一段话 , 他认为《边城》是世界上文学学者永远要看 , 而且要给自己的子女看的作品 。 我开始一篇篇地重读沈从文的作品 。
在《沈从文自传》中 , 我看到了一个矛盾着的沈从文 。 他怀念故乡的美好情景 , 同时又记得兵荒马乱时的许多杀戮和死亡 。 他真的当过一名士兵 , 而这名士兵正是在征途上完成了每个学者都要完成的苦读 。 如果说沈从文在写《长河》时还带着为故乡正名的功利色彩的话 , 那么《边城》则无疑是他对湘西的挚爱 , 和对人性美的呼唤了 。
这样 。 就可以理解沈从文何以能从一个士兵转变为一个关照生命 , 追崇人性美的作家了 。 他感受过最美的人性 , 也看到过最惨的杀戮 。 他有他“自己的尺寸和分量 , 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沈从文始终没能融入旧时代的城市文化 , 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主义者 。 他呼唤建立新的文化人格却一无所获 。 他最后选择了停止写作 。 这无疑是中国文学的一大遗憾 。 而这些或许正是沈从文去世后备受中国乃至世界尊崇的原因之一 。
在凤凰时 , 我怀着虔诚的心情去了沈从文的墓地 。 听涛山下 , 树木繁茂;沱江岸边 , 芳草凄凄 。 沈先生的墓地就坐落在这寻常而幽静的地方 。 墓地是一小块狭长的平地 , 没有坟冢 , 却在埋骨灰的小丘对面竖着一块五彩巨石 。 在这块石头上镌刻着沈从文的一句话 , “照我思索 , 能理解我;照我思索 , 可认识人 。 ”巨石的背面是姨妹张充和撰写的一幅联 , “不折不从 , 亦慈亦让;星斗其文 , 赤字其人 。 ”联尾四字正是“从文让人” 。 在墓地下方还有一块石碑 , 石上刻着同是湘西人的大画家黄永玉的一句话 , “一个战士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 ”墓地上没有香火 , 却有无数的黄花点亮丛林 。 我想 , 如果说“从文让人”概括了沈从文的品德风骨的话 , 那么 , 黄永玉的话则显出了几许悲壮 , 他告诉了我们一个战士的倔强 , 一个文人的博爱 , 和一个游子的赤诚 。 是的 , 一个战士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