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巴金主人公 寒夜巴金

巴金 寒夜赏析《寒夜》巧妙地把历史背景与时代的复杂生活糅合在一起,通过汪文宣一家的悲剧,反映了国民党统治下陪都重庆的生活,并描写了各种小人物的惨状,有小公务员的挣扎,失业者的眼泪,城市贫民的流落街头,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人们带来的惊吓与恐惧 。
由于战争,由于日常生活中的疾病和贫困的折磨,特别是在长期仰人鼻息的社会环境下生活,他们的理想性格和心理状态都不能不发生重大扭曲 。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小说控诉了这个即将灭亡的黑暗社会,预示着这个寒夜般的时代即将结束,光明和温暖的明天一定会到来 。
创作背景
连年战争,带给普通百姓的是无尽的苦难 。在抗战期间,巴金的好友王鲁彦、林憾庐、陈范予等人,在贫病交加之中,一个个地死去了 。他们都曾有过远大的理想,然而动乱的时局使他们丧失了发挥才能的机会 。巴金为他们不平,为他们感到难过 。他决定在《寒夜》中记载下他们的痛苦与悲哀 。
【寒夜巴金主人公 寒夜巴金】就在巴金刚刚动笔,又传来了另一位好友缪崇群病逝的消息 。缪崇群是现代文学中的散文家,与巴金有着相当深厚的友谊 。抗战后,他为了生活,在正中书局当个小小的校对,有时也做些编辑工作,收入极为微薄 。
他长期患着肺病,然而又无钱医治,1945年1月孤零零地病死在医院里 。这一惨剧,深深地刺激了巴金的神经 。他下决心将刚刚开头的《寒夜》写下去,为这些屈死的朋友发出强烈的控诉与呐喊 。

寒夜巴金主人公 寒夜巴金

文章插图
巴金《寒夜》——思想冲突、个性冲突的交响曲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最初动笔于一九四四年秋冬之际的重庆,完稿于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小说以一九四四年冬到一九四五年底一个重庆小职员的悲惨遭遇为线索,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夫)、曾树生(妻)、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展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在抗战即将胜利前的迷茫和艰难困苦的生活,特别揭示了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
一直都觉得巴金的作品很是深刻,读《寒夜》感觉好压抑,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代入感,我认为这也是这本书很强大的地方 。巴金在《寒夜》中用笔极为克制、冷静,他以简洁的文笔写下了内忧外患的动荡下,一个家庭的情感纠葛以及最终的崩塌 。
《寒夜》在创作风格上也由热情倾泻转入深蕴细腻,为那些在黑暗年代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了痛苦的呼声:青春的消逝,理想的破灭,人性的扭曲、时代的悲剧…
“夜的确太冷了,她需要温暖”整本书中充斥着压抑、绝望二词,不管是言语激烈却爱着儿子的母亲、软弱敏感却善良的汪先生,还是那个内心荒芜却容易感动的树生,在那灯火昏暗凄凉的街巷里、在那摇摇欲坠的大楼中、在那间总有老鼠驰骋的房间里,一个关于对现实的无奈、关于亲情与爱情的挣扎、关于对时代无声的泣血的控诉的故事在展开 。
“快半点钟了,天空里隐隐约约地响起飞机的声音,街上很静,没有一点亮光 。他从银行铁门前石级上站起来,走到人行道上,举起头看天空 。天色灰黑,像一块褪色的黑布 。”小说以人物的悲剧性格刻画的悲剧故事,从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在黑暗腐朽的统治之下所折射出来的小人物的悲哀 。在整部小说中,我们每个人仿佛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面容,从而感触也就会来得更加深刻 。《寒夜》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粉饰过的语句,但是读起来字字诛心 。仿佛有人揪住了你的心脏一般,让人觉得呼吸困难,异常压抑 。
巴金在小说中紧扣人物的独特个性,较多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充分发掘和描写了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常常抓住人物内心世界中两种对立的因素,从动态中加以剖析,写出它们的起伏消长 。
对于汪文宣这一人物形象,作者没有给他出路,他的身上,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弱,也是自身性格的弱,为人子的弱,汪文宣在家庭生活中的软弱是无法忽视的,而这样的软弱更是造成家庭悲剧的重大原因 。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他无力改善局面,也只有在这样的局面中看到家庭毁灭的悲剧 。
这是一部小人小事作品,也是一个现代小家庭的思想冲突、个性冲突的交响曲 。巴金在沉重的生活中描写的个体挣扎,在战争生活为背景下叙述的个体生命形态的发展,其中有新旧文化的对抗,也有人性的互相冲突扭结与妥协,原始生命中人性的本质,外在社会文化压抑下人性的扭曲,和个体幸福的追寻的命题互相扭结,形成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妥协的无奈,在中国家庭的个体感受和传统伦理的冲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