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简介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 , 西对苍山应乐峰 , 东对洱海 , 距山脚约为1500米 。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 。北76米处有梅溪 , 东靠滇藏公路 。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 。
大塔又名千寻塔 , 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 , 通高69.13米 , 底方9.9米 , 凡16级 , 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 。南北小塔均为十级 , 高42.17米 , 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 。三座塔鼎足而立 , 千寻塔居中 , 二小塔南北拱卫 。1961年3月4日 , 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 , 先建了大塔“千寻塔” , 高69.13米 , 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 , 共16层 。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 , 均高42.19米 , 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 , 都是10级 。修建三塔 , 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 。
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 , 大理旧为龙泽 , 故为此镇之 。”相传古时修建三塔 , 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 , 塔修好以后 , 才将土逐层挖去 , 让塔显现出来 , 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 。建塔时所搭的桥 , 高如山丘 , 长达10余里 。
修塔时运力不足 , 还用山羊来驮砖 , 如今大理的银桥村 , 古时称为“塔桥村” 。古籍记载修三塔 , “役工匠七百七十万 , 耗四万余金 , 历时八年建成” 。修建三塔后 , 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 。
三塔的具体始建年代 , 历来记载不一 , 大体上有:①唐贞观(627至649年)尉迟敬德造;②唐开元元年(713)恭韬、徽义造;③南诏王劝丰祐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唐太和七年至开成五年 , 833至840)圣僧李贤者等造;④保和十年至天启九年(唐太和七年至大中二年 , 833至848)博士徐正等造 。
根据内地同类古塔的建筑年代 , 云南应稍晚 , 再与原崇圣寺和中塔内的有关文物及记载相参证 , 中塔似应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824至859年在位)最为可能 , 而两小塔则较中塔为晚 , 至迟 。建于大理国初期 , 即先建中塔 , 尔后再增建两小塔。
【崇圣寺大雄宝殿 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 , 当时崇圣寺与主塔建造时 , 寺基方7里 , 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 , 屋890 , 佛11400 , 铜40590斤 , 费工708000余 , 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
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 , 保护寺产 , 免征粮税 。元代亦曾加以维修 , 使得“殿庑焕然复兴 , 三塔峙立 , 金碧交辉 , 巨丽与山埒(相等)” 。
明代 , 李元阳重修 , 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 。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 。
至徐霞客到大理时 , 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 , 诺四旁皆高松参天 。其西由山门而入 , 有钟楼与三塔相对 , 势极雄壮” , 楼后为正殿 , 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 , 乃立像 , 铸铜而成者 , 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 。据说 , 寺中的鸿钟 , 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 , “径可丈余 , 而厚及尺” , “其声闻可八十里” 。
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 , 千寻塔“裂二尺许 , 形如破竹” , 后“旬日复合” 。
1925年地震 , 塔顶震落 , 残破益重 。建国后政府对三塔保护十分重视 , 1978年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维修 。
保护措施
崇圣寺三塔在1961年3月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78年至1981年 , 国家又拨款对三塔进行了历时三年维修加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