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瑞|延庆有个小张家口( 五 )


故事言外之意显示,此地曾有军队驻扎,且有将军至此,级别很高。《日下旧闻考》云:“有警则宣镇总兵堵御外边,陵后总兵防守内地,又和陵前昌平总兵联络,于东西红山各口设防,天寿山宛如泰山圪立于中央。”此地居中,与驻扎昌镇、柳沟的总兵官较近,可以前后联系策应,守护着十三陵和京城的安全。
西红山村就在山脚下,刘公泉无人知晓,已难寻觅,而明代将军在此大显神威,留下了一段佳话。
村边寻看,有南山路的边垣,间或建有墩台,墙体不高,却连绵不绝。边垣阻挡过多少铁骑,墩台城堡驻下了多少士兵,边远山区生活如何艰苦,令人浮想联翩。
高文瑞|延庆有个小张家口
文章插图
南山路边垣的墩台 高文瑞 摄小张家口属宣镇管辖小张家口与西红山的两座古城同在南山路边垣上。这道边垣与八达岭长城建造有别,特点鲜明。
明成祖定都北京,选陵天寿山,为了加强防御,明代恢复隆庆州,建立永宁县,筑起永宁城,设置永宁卫,布下重兵,思路周密,意义深远。
嘉靖年间,北方铁骑威胁日益严重。嘉靖二十七年(1548),北方俺答大军侵扰延庆、怀来一带,以至“殍骨暴原野”,“野无青草,室如悬磬”。鞑靼每年多有侵扰,还不断派遣奸细侦探道路,防御设施需不断完善。明人延续高筑墙的策略,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再次修筑南山联墩。城墙与铁蹄,农耕与游牧,文明与抢掠,在漫长的历史中持久地较量着。
关沟是进入京城的主要通道,八达岭是北方骑兵进攻的首选。因此以岔道城为中心,向西抵达怀来龙爬山,向东至四海冶,再次筑起一道高墙,东西共计二百五十里,每百五十步筑墩一座,每二十座墩内筑小堡一座。步是计量单位,每步等于五尺。总计墩七百九座,房七百九间,小堡三十余座,大堡七座,岔道城一座。
墩墙城堡按照一定的格式与尺寸建造。隘口处重要,增添大石墙或虎尾小墙者,各宜量势修筑,并添墩一座,以防奸细。工程限定工期,由军役人员修筑,建材、工钱,甚至食米盐菜俱以时价折估在内,经过核算,总共需用银一十万五千七百五十一两九钱三分五厘。账目细致清晰,是一笔巨大的帑银开支。
军役人员来到此地修筑城垣,可以携带家属,邻近农家愿意来,也可随军定居。清代以后,城堡作用消失,逐渐形成村落。所以这些村民多是留守士兵的后裔,也不排除有随军而来的亲属邻家,成分不会单一。
城垣墩台不断增筑补修,志书成书年代不同,所计数字也有区别,有计“营城二十五,为寨九”。城与寨大小有别,志书上说,“屯军曰营,列守曰寨”,守住重要山口通道,如柳沟城、西红山、海子口等都是当年防御的重点。城寨墩墙相连,楼台相望,密度之高,叹为观止。明代杜齐名《南山志总论》中称之为“联城列墩”。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