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潭门渔民的现代赶海故事

在80后渔民、琼海潭门无所·归止渔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符名林的眼中,这片位于琼海市潭门镇石碗村的潭门湾浅滩,他再熟悉不过了 。
关于这片海滩,符名林有两段珍贵的记忆 。
一段是他儿时的亲身经历:每当大海退潮时,他就和小伙伴们光着脚丫、迎着落日一起赶海 。赶海就像打开盲盒,总有意外的收获——或是一些形状各异的海螺、贝壳,或是美味的螃蟹、小虾等 。
另一段则是他从父辈那里听来的故事:祖辈们在这片海域捕捞、作业,曾见过海底深处五颜六色、姿态万千的珊瑚石,珊瑚石里还有到处游走的小鱼 。可以想象,那是多么美妙的景象 。
而如今,潭门渔民续写着新的现代赶海故事 。
琼海潭门渔民的现代赶海故事
文章图片

在琼海市潭门镇排港村潜捕赶海体验基地,无所·归止渔民专业合作社团队在讨论方案 。采访人员 袁琛 摄
2月16日,元宵节刚过 。眼前这位皮肤黝黑、身体壮实的“新渔民”符名林,边忙着和来无所·归止民宿里居住的游客打招呼,边挂断了和厦门大学栖底生物专家刘毅博士的电话 。
“我们在去年5月1日正式营业的赶海体验基地又有新动作 。”符名林告诉海南日报采访人员,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净化海洋环境,琼海潭门无所·归止渔民专业合作社和厦门大学合作,经过前期周密调研,在位于潭门镇排港村的潜捕赶海体验基地里的12公顷海域陆续投放和养殖一些贝类 。“目前,光购买贝类种苗已经投入资金30万元,我们希望能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前提下,丰富游客赶海的体验感,将赶海打造成休闲渔业的新引擎 。”
这个新动作的背后,源于以符名林为代表的潭门渔民发展思路的转变 。
符名林从小跟随父辈出海,了解耕海牧渔的艰辛 。
“和父辈不一样,虽然我们都是渔民,但是已经从对大海资源的消耗,转变为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中找到平衡点 。”符名林说 。
时间追溯到2017年,符名林和邻村返乡大学生冯启精通过租用当地一户渔民的闲置村屋,一起在石碗村建起了无所·归止海景客栈,他们的事业由此在岸上“扬帆起航” 。
创业,就像海水的味道,有咸有苦,但是闯海人的那股劲,不服输 。
从民宿的风格设计、细节装修到推广营销,都是他们亲力亲为 。为了吸纳更多渔民创业、就业,2019年琼海潭门无所·归止渔民专业合作社成立 。
走进民宿,游客能感受到里面的船木、船舵、海螺等诸多渔家元素 。在这里,游客既可以在书吧里听着海浪阅读,又可以尽情感受潭门这座千年渔港的悠远历史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