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文800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积:表示积累 。跬:半步,古人以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为“跬” 。至:指到达 。)
这句话出自先秦荀子的《劝学》 。主要是告诉我们:知识是需要积累的,学习得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坚持不懈,这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
一、《劝学》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呢?
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通过某些方式来阐明学习的道理,以此来勉励我们学习 。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部分来解读 。
【第一部分】
从“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到“君子慎其所立乎” 。
这一部分主要是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 。荀子用了比喻的方式来让我们更加理解他的想法,他说靛青是从蓼蓝草里提炼出来的,却比蓼蓝草还要青;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这是在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地学习,任何人都能有所进步,所以“学不可以已”(学习不可以停止) 。
【第二部分】
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到“安有不闻者乎” 。
这部分主要告诉我们学习得锲而不舍 。荀子又用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做比,告诉我们如果不一步一步地积累,就无法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所以,如果我们不一点一点地积累知识,也不会变得有学问 。
【第三部分】
从“学恶乎始”到“此之谓也” 。
这部分主要讲到学习的内容及方法 。荀子告诉我们,应该从读《诗》《书》等经典书籍入手,然后再到《礼经》,而学习的最好途径就是亲近良师 。
【第四部分】
从“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到“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
最后这个部分就是讲学习的目的 。荀子认为君子得学得全,学得精,这样才完美,所以得正确的听,正确的看,正确的思考,最后能做到坚定不移,随机应变,成为有品德,有操守的人 。
二、荀子是什么背景下写的这篇文章呢?
那是处于战国时期,学过历史的我们都知道,那个时代比较混乱,诸子百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主张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想用自己的主张来告诉人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创作了《劝学》这篇文章,以此来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有品德、有操守的君子 。
三、荀子究竟是什么人呢?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其实这样讲还是有点笼统的,我们可以从他的思想主张来了解他,比如他主张“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论”正好相反 。荀子认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需要通过努力而得来的 。价值和文化同样都是人所定义的,所以人性需要教养才可以变得“善” 。
荀子还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这个意思大致就是我们不应该受自然主宰,而是要去主宰自然,也要顺应自然规律 。
荀子真的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著书立说不在话下,还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爱看古装电视剧的小伙伴都应该知道,祭酒就是这个学院的主管人员,也就相当于校长了 。这下大家应该对荀子有个初步的认识了吧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文800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文章插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意思是什么?不积跬步,是一个汉语成语 。跬步 kuǐ bù 亦作“蹞步” 。指一步半步 。常与后句“无以至千里”连用,意为做事情不一点一点积累,就永远无法达成目的 。
出自:荀子《劝学篇》.全文如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自哪里?出自《劝学》(《荀子》首篇) 。原文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文章进行申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