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
冬十月
这首诗写于初冬十月,时间比前首稍晚 。前八句写初冬的气候和景物 。"鹍鸡",鸟名,形状象鹤,羽毛黄白色 。北风刮个不停,严霜又厚又密,鹍鸡晨鸣,大雁南飞,猛禽藏身匿迹,熊罴入洞安眠,肃杀严寒中透出一派平和安宁 。中四句写人事 。钱、镈,两种农具名,这里泛指农具 。"逆旅",客店 。农具已经闲置起来,收获的庄稼堆满谷场,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的客商住宿,这是一幅十分美妙的图景 。诗篇反映了战后在局部地区人民过上的安居乐业的生活,及诗人要求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的理想 。朱乾说:"《冬十月》,叙其征途所经,天时物候,又自秋经冬 。虽当军行,而不忘民事也 。"
土不同
这首诗说的是北伐乌桓之后,回到冀州,这里的乡土与黄河以南的土地有很大不同 。到了深冬,河里漂浮着冰块,舟船难以前行;地被冻得用锥子都扎不进去,田地荒芜长满干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 。河水冻结不流动,上面由坚硬的冰覆盖,人都可以行走 。有识之士穷困潦倒,而好勇斗狠的人却不在乎随意犯法 。为此作者叹息怨恨,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忧愁 。全诗描写了河北由于袁绍的统治导致的民生凋敝,社会秩序不安定的现状 。
龟虽寿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 。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竟如此大不相同,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 。
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就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 。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不可谓不大 。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 。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 。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下一句是什么
- 观沧海 观海潮
- 观沧海的写作背景 观沧海赏析
- 美丽|这几处美丽的赏秋景点,如果你喜欢徒步出行那就可以去这里
- 观沧海原文 你学会了吗
- 初中生必背300首古诗词有哪些
- 遗篇是指曹操的什么
- 若出其里前半句是什么
- 观沧海中动静结合的作用 动静结合的作用
- 如何通过处罚结果去判断补单中哪一步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