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塔斯曼书友会 贝塔斯曼( 二 )


不过,黄育海指出,国外的实体书店和书友会及网络书店两种形式一般各占50%左右,谁都不会取代谁,在书店有淘书的乐趣 。黄育海认为,卓越、当当、99这几家网络书店的市场空间还很大,现在几家主要网络书店的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到15亿元,这在13亿人口的中国显然还是个很小的数字 。
同时,黄育海也表示,并非书友会不适合中国国情,也并非中国人不喜欢书友会,关键是要针对中国市场,找到自己的赢利模式 。贝塔斯曼进入中国十几年之所以一直水土不服,德国的书友会形式不能被简单拷贝,研究中国本土市场的需求至关重要 。
中国会员对贝塔斯曼的评论
贝塔斯曼的书太贵了,完全和卓越没得比 。
我也受不了,贝塔斯曼,1、会员每季度必须买书 。不管喜不喜欢 。2、书价优惠不明显 。3、有一次定了书,少一本,说是缺货,以后补寄,结果直到我退会,也没给补上,钱也没 退还,但一想只20多元,路途又远,我就算了 。4、我会员期到了,按协议不想续签,没再订书视为主动退会,但他们还不让我退回,硬寄书给我,打电话过去,说我已期满,不再 订书,按协议就是退会了,他们还硬说我根本没退,还是会员,还要履行每度买书,还继续寄书,害得我跟邮局解释,他们是乱推销的,以后只要他们寄给我的书,都原地退回,太无 赖了 。5、书的品种方面无个性服务,没特殊性,书都不合我口味,没针对性,入会,没感觉有多少优越性 。虽说是有一两本还可以,但有时想找一些专业性的书,或外面难买到的书 ,这方面基本不可能 。最后,他们没再寄书给我了,但还老时不时通过信封寄给我一些书名的小彩册,确实也挺有毅力的,也看出很花成本,这点不可磨灭,几次看到一两本还中意的书,又想买,但一回想 ,这样一买,是不是又算默认入会了,又得被强制买书,还有联想到有一次订了书 。少一本,说补寄,但没下文,心里又怕了,所以再没买他们的书,应该说他们是败在经营不善,管 理混乱上 。
中国没人读书,所以没有市场 。
要说中国唯一书市,那就是语文、数学、外语课外辅导书 。
中国人越来越短视了,太注重眼前利益了 。
书又不好,谁买,而且还要强买 。
好,该关!几年前我买了一本<罗德曼>,哼!没收到,我再也没和它打过交道!!!!
贝塔斯曼是让互联网让电视打败的,新时代资讯和资料的获取现在都能在网上找到了,谁还需要去查书啊 。
盗版的力量是强大的 。
全卖些无聊的书,我最后一次叫他们寄一本自动化控制的教材来,他们居然寄来了一本自动化发展历史的书来,我无语了,让他们换书他们还不给换,开始说没有那种书,后面又说有 但你必须得重新掏钱买一本 。我对它彻底无语,真的太下三烂的手段了,比国内公司恶劣 。
【贝塔斯曼书友会 贝塔斯曼】答应捐款四川灾区,结果却不兑现的公司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以前知道这个公司,从现在起我将忘记它 。而且它是典型的反华公司,还想来中国赚钱,我觉得我们中国人有时候真的好笨,也许是消息不灵通吧,也不怪同胞了 。我一个在德国留学的同学说德国有好几个激进反华杂志都是贝塔斯曼旗下的,我们广大的同胞却不知情 。
我早就不看好"贝斯塔曼"书友会,因为它根本就不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客户几乎每月都要买书,否则就出局.这是我们客户最不能接受的 。
把贝塔斯曼的死亡首先归结为政策,我觉得很可笑 。
我曾经是贝塔斯曼的会员,大概是1998年初,不到半年,我就退出了 。本来半年时间是不可以退会的 。当时我订了一本书,结果,我订的书没有寄来,却寄来了一本所谓推荐书 。我把书给贝塔斯曼寄回去,说明了情况,于是退会了 。请注意,贝塔斯曼并没有向我表达半点歉意,而余款也并没有退给我 。当然金额不大,懒得费神 。
就我的经历而言,贝塔斯曼内部管理肯定极其混乱,所以,至少十年前就已经埋下了其死亡的种子 。就不要再那里找这个哪个的原因了 。
贝塔斯曼选书是越来越俗气了,没有什么深度,说是书店,但纯粹就是个休闲地点 。我认为更多的是它自己把自己整垮了,环境只是个诱因,实际上,他当年能做起来是由于当时图书渠道太有限的原因,而在日渐丰富的购书渠道环境下,他骨子里不争气的毛病就凸显出来了 。
我曾经是贝塔斯曼最早一批的会员,那是在它刚进国内的时候,但是最终我在坚持了3年之后选择了退出 。记住:是坚持!!!这就是我想表达的重点,这应该是贝塔斯曼最失败的营 销策略,那就是:规定会员每个月必须购买多少图书,不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到后来我觉得自己实在是没耐心和他们玩这种游戏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