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老戏台新戏台:琼韵悠悠从此扬( 二 )


文章插图

文昌市东阁镇玉山村村民在看琼剧。
拜完“八仙”,正戏开唱。台上情景焕然一新,音乐响起,清澈优美的唱腔回荡。不仅本村人,来自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此时也已赶到现场看戏。才子佳人,苦读中榜,精忠报国,离舍团圆……剧目的故事类型并不新鲜,但台下观众依然看得投入,为戏中人物的悲欢牵肠。
看戏的看戏,无心看戏的,也不会寂寞。玉米、甘蔗、番石榴、冰棍……坐不住的小孩会到小贩摆的临时摊位前转悠,一解嘴馋。有人对戏不感兴趣,却对后台很好奇,或跑到梳妆台一带看演员换装,或跑到戏台一侧临时搭的棚子里,看器乐班子拉胡弹琴、敲锣打板。戏曲的根基在群众,乡村戏台,让演出与观众没有距离,在许多人心中埋下了热爱琼剧的种子。
乡村戏台土味浓
乡村是琼剧发展的沃土。“上世纪八十年代,琼剧演出在农村兴盛起来,很多地方村村建有戏台。”省琼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符传杰说。
乡村戏台土味浓。椰林下,稻田边,人们寻一片开阔的空地,垒起土石台,在台上搭起简单的框架,便成了一处露天戏台。
看戏|老戏台新戏台:琼韵悠悠从此扬
文章插图

海口秀英区永兴镇美梅村的戏台。海南日报采访人员 罗安明 摄
文昌市东阁镇福田园村老村支书符国进介绍,为了满足看戏需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该村村民、华侨自发捐建了戏台,以及作为戏台“固定搭配”的公庙。起初,戏台上框架部分用竹木搭建,后来升级为钢管,戏台前也建起了一排排混凝土长凳,有了固定座位。戏台后方建有一个方形石台,作为演员的梳妆台,但与多数乡村戏台一样,没有专门供奏乐用的副台。
乡村戏台设施简单,有时会给演出造成阻碍。比如,戏台没有顶盖,突然下小雨时,演出不停止,观众在台下撑伞看,演员在台上冒雨演。吃过淋雨的苦头,后来,戏团都会自带布料铺设顶盖。
露天戏台,气温不能人为调控。“冬天天冷时,穿戏服不厚的话就会受冻。夏天最惨,热得满身汗,一场戏下来,换五六次打底衣是常有的事。被蚊子咬也是家常便饭。”符传杰说。
由于戏台搭建得不牢靠,符传杰还碰到过灯光设施从空中掉落、戏台因淋雨部分崩塌等情况,所幸这并不多见。“以前演出前,我们的工作人员会提前考察场地,做好搭建工作。现在用手机联络很方便,我们会提前通过视频连线查看戏台情况,指导当地人员搭建。”
除了农村,乡镇居民偶尔也因各种喜事“绑戏”。戏台一般也是临时用竹木搭建的,演出时现场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