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渴掘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临渴掘井

临渴掘井的意思及故事临渴掘井的意思及故事1
【成语】:
临渴掘井
【拼音】:
[lín kě jué jǐng]
【解释】:
临:到,接近;感到渴了才掘井,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
【出处】: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举例造句】:
一着空虚百着空 。临渴掘井,悔之何及 。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鲁昭公因年轻幼稚,听信谗言,激怒了季氏、叔孙氏、孟氏三大家族,三大家族联合起来率兵攻打昭公,昭公因此而出逃到齐国 。
齐景公热情地招待了昭公,并愿奉送很多财物给他,希望他长居下去 。昭公说:“我怎能抛弃周公的王业,长期居住在这里呢?”齐景公又关切地问:“可你这么年轻有为,为什么却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呢?”
昭公觉得齐景公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于是叹了一口气说:“正因为我年轻,缺少治国经验,一时疏忽,不能正确识别真伪,而铸成大错,落得如此下场 。”
齐景公安慰他说:“难道不可以重新再来,挽回错误吗?”昭公失望地长叹道:“晚了!”站在一旁的齐国正卿晏婴插话说:“是啊,一个人,已经掉到井里,才后悔自己为什么走路不小心 。正像一个人,眼看就要渴死才想挖井取水一样,已经来不及了 。”
临渴掘井的意思及故事2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
意思: 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到口渴才掘井 。
春秋时,鲁国的鲁昭公曾被逐出国,逃亡到齐国,投奔齐景公 。齐景公对他说:“你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怎么就把国君的位置丢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鲁昭公说:“早些时候,人们都对我很好,有很多人经常鼓励我,而我没有亲近他们,也有很多人经常劝诫我,而我也没有听信他们 。因此,逐渐地内无心腹、外无群众,真正爱护我的人一个也没有,奉承我、欺骗我的人反倒很多 。这样,励志人物,我就好比秋天的蓬,表面枝叶似乎还很好看,其实根茎都已枯萎,秋风一起,于是连根拔掉了 。”
齐景公听了,认为颇有道理,便把这番话转告晏子,并说:“要是现在有可能让昭公回鲁国去,大概他可以成为一个贤明的国君了吧?”晏子说:“不会水过河而溺水的人,多半因为事先不探明河水的情况,迷路的人也多半因事先没有问清路径,等到他溺水以后才去探水,迷路以后才来问路,不是已经晚了吗?这好比‘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一样,虽然非常急切,可是怎么来得及呢?”意思是,临到战乱已经爆发时才急着铸造兵器;遇到吃东西干噎得想喝水时才急着去挖井,已经来不及了 。

临渴掘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临渴掘井

文章插图
临渴掘井的意思“临渴掘井”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拼音:línkějuéjǐng,意思是到口渴时才去挖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在句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含贬义 。
该成语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造句:
1、未雨绸缪固然好,临渴掘井尚可博 。
2、一着空虚百着空 。临渴掘井,悔之何及 。
【临渴掘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临渴掘井】3、这种临渴掘井的作法,怎么能周全呢?
4、绿化城市,育苗先行,临渴掘井只能舍近求远 。
5、或是临渴掘井,临时组织一些学者加以突击研讨,造成立法内容粗糙 。
6、马上就要考试了,你才开始复习,真是临渴掘井,来得及吗?
7、张红平时不好好学习,快考试了才临渴掘井开夜车 。
8、夫焦头烂额固不如由突徙薪也,亡羊补牢终胜于临渴掘井也 。
9、与其临渴掘井,乱成一团,不如早作准备,可以按部就班慢慢来 。
临渴掘井的成语解释【语源】 《素向》
【原文】 病已咸而后药之,犹渴而掘井,斗而铸造兵,不亦晚乎?
【释义】 临:到,临近 。口渴时才想到要挖井;比喻事前毫无准备,临时忙乱 。
【例句】 平时就要将功课复习好,若等到要考试时才“临渴掘I井”,那就来不及了 。
【结构】 偏正结构
【近义】 临阵磨枪 江心补漏
【反义】 未雨绸缪
【故事】
春秋时代,鲁昭公因故在国内待不下去,便出走到齐国去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