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峰起云泳|漫步外白渡桥


【川西|峰起云泳|漫步外白渡桥】辛丑岁尾 , 承蒙单位工会邀请 , 有幸参加“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2022迎新徒步苏州河”活动 。 冬日的苏州河两岸没有了往昔凛冽料峭的寒风 , 温柔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有种暖暖的感觉 。 周边的老建筑经过整修旧貌换新颜 , 给苏州河两岸平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 远处的外白渡桥若隐若现 , 桥上人来人往 , 热闹非凡 , 全钢结构的桥身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 成为苏州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黄浦的夕潮不知怎的已经涨上了 , 现在沿这苏州河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 , 电车驶过时 , 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这段文字出自茅盾先生的长篇小说《子夜》 , 小说开篇伊始就选取了最具典型性、也最具画面感的外滩来勾勒上海这座城市的风貌与灵魂 , 外白渡桥的描述更是其中的点睛之笔 。
上海开埠后 , 道光二十五年(1845) , 英租界在苏州河南岸建立;道光二十八年(1848) , 美租界在苏州河北岸建立 。 英、美租界之间的人员与物资往来 , 需要通过苏州河摆渡 , 极为不便 。 因此 , 咸丰四年(1854) , 英国人威尔斯建立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 , 向工部局申请在苏州河建设桥梁 。 咸丰六年(1856) , 木质的威尔斯桥建成 , 该桥拱宽约137米 , 为不妨碍船舶的正常航行 , 中间设有活动桥面 , 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 行人须交过桥费后方能过桥 。 当时建桥水平和能力较差 , 威尔斯在建桥过程中又偷工减料 , 数年后 , 威尔斯桥就出现倾塌的险情 , 工部局不得不以4万两白银的价格收购威尔斯桥 , 并在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该桥 , 因毗邻外滩公园 , 故名“公园桥” , 该桥由工部局出资重建 , 不再收取过桥费 。
在上海话中 , 坐船过河称为“摆渡” 。 公园桥位于苏州河溯流而上的第一个渡口 , 因此 , 上海人习惯把这个渡口叫作“外摆渡”或“头摆渡” 。 由于过桥一律不收费 , 上海话以“白”字表示不用付钱的意思 , “白”字又与“摆”字的发音近似 。 久而久之 , “摆渡”变成了“白渡” , “外白渡桥”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了下来 。 20世纪初 , 上海兴建有轨电车 , 由于木桥无法铺设轨道 , 于是工部局决定拆除木桥另建钢桥 。 光绪三十三年(1907) , 钢制的外白渡桥建成并沿用至今 , 这是我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 , 整桥长104.24米 , 成为上海标志性建筑之一 。
“摇啊摇 , 摇啊摇 , 摇到外婆桥……”这首童谣上海人耳熟能详 。 或许在上海找不到外婆桥 , 但一定能找到无数老上海人心中的外婆桥 , 那就是外白渡桥 。 外白渡桥如同午后和煦阳光下一杯温暖的香茗 , 淡雅、舒缓、不痛不痒 , 却带着丝丝人间的烟火之味 , 承载着无穷的回忆 , 像极了上海这座城市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