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又叫《木兰辞》 ,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 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 , 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 , 因为乐器有鼓角 , 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
二、诗歌诵读 , 整体感悟(20’)?
1、诗歌诵读:?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 , 学生点评 。②学生自由朗读 , 读准字音 , 疏通文义 , 把握情感 。③学生比读 , 互评互读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 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 , 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 , 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 , 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
?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三、人物赏析 , 品读探究(12’)?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a唧唧复唧唧 , 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 , 惟闻女叹息 。-—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 , 从此替爷征 。“愿”——勇敢坚毅 , 忠孝两全?
c?“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 壮士十年归 。”—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d木兰不用尚书郎 , 愿驰千里足 , 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 , 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e出门看火伴 , 火伴皆惊忙 , 同行十二年 , 不知木兰是女郎 。——机智、谨慎?——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
?2、品读探究:?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 。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 。b战事紧迫 。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 。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
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 , 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 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 , 写出木兰功劳之大 , 天子赏赐之多 , 木兰辞官不就 , 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 , 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
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 ,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 , 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
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 。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
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 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 , 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
3、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从军缘由——详写?出征前的准备——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 , 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详写?木兰改装——详写?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 , 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 , 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 , 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 , 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 。一般的就略写 。?
4、语言品味:?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 , 并感受其特点 。?
例:“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 壮士十年归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烟火成都流淌千年诗情 夜游锦江再续天府胜境
- 燕山月似钩的燕是几声 燕山月似钩
- 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全诗 道是无情却有情
- 有关父爱母爱的诗句或格言
- 齐白石的四绝是什么
- 描写无私奉献的诗句
- 古诗金缕衣全文 金缕衣杜秋娘
- 新婚祝福的诗句
- 有关人生感悟的诗句
- 娇韵诗兰花油好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