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巴林银行

巴林银行的倒闭是由于金融监管不到位还是内部监控机制欠缺导致的?为什么?从巴林破产的整个过程看,无论是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或国际金融市场都普遍认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是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而巴林的内部控制却是非常松散的 。
据报载,在2月26日悲剧发生之前,巴林银行的证券投资已暴露出极大的风险性,但竟末引起该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警惕 。1月份第一周,里森持有合约3024份,20天后,即持有合约16852份,短短20天内,合约持有额增长4倍 。
到2月中旬,里森持有的合约突破20000份,比在同一市场操作的第二大交易商持有头寸多出8倍 。这个信号由于我们所不知道的原因而没有被巴林银行的最高管理当局注意到从而做出应有的反应 。总之,巴林很行本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失灵了,预警系统失效,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
巴林破产后不久,该银行高级主管人员称对里森在新加坡的所为一无所知,直到里森辞职的那天,即2月23日,公司的风险报告仍出现交易平衡 。
但是,据新加坡有关当局说,巴林在1995年2月头18天里给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汇去1.28亿美元作垫付维持金之用;
据《金融时报》报道,英格兰银行行长埃迪·乔治4月5日对英国公共财政部及内务委员会的国会成员说,巴林在未通知英格兰银行的情况下,擅自给其新加坡分部汇去7.6亿英镑现金 。
扩展资料
1992年,28岁的尼克·里森被巴林银行总部任命为新加坡巴林期货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负责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并实际从事期货交易 。
从1994年底开始,里森觉得日本股市将上扬,未经批准就做风险极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期望利用不同地区交易市场上的差价获利 。在已购进价值70亿美元的日本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后,里森又在日本债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货市场上作价值约200亿美元的空头交易 。
不幸的是,日经指数一路下跌,并于1995年1月跌至18500点以下,在此点位下,每下降一点,便损失200万美元 。里森又试图通过大量买进的方法促使日经指数上升,但失败了 。
随着日经指数的进一步下跌,里森越亏越多,眼睁睁地看着10亿美元化为乌有,而当时整个巴林银行的资本和储备金只有8.6亿美元 。尽管英格兰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拯救措施,但都以失败告终 。后经英格兰银行的斡旋,3月5日,荷兰国际集团以1英镑的象征价格,宣布完全收购巴林银行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巴林银行

文章插图
银行倒闭在银行购买的国债超过100万的赔吗?不会赔付 。
银行一旦破产,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是50万,超过50万的部分就要由储户自己承担,但是理财产品是不在赔付的范围之内的 。
由于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时,虽然是跟银行购买,可是银行,也有类似的投资团队和中介,并没有和客户直接形成相关的债务关系,所以整体来说,真正的储户才和银行有这项用的债务关系 。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巴林银行】所以大家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要一定要看清一些相对应的风险,虽然在很大范围之内,银行是不会出现破产的情况的,但是我国也是发生过银行破产的,大银行倒闭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一些投资性比较大的小银行,倒闭的风险就高一些 。
扩展资料: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既为客户提供资金和有关建议,自己也做买卖 。当然,它也得像其他商人一样承担买卖股票、土地或咖啡的风险,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 。在这之前,他是摩根·斯坦利银行清算部的一名职员,进入巴林银行后,他很快争取到了到印度尼西亚分部工作的机会 。
理森是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负责人,年仅28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他以银行的名义认购了总价70亿美元的日本股票指数期货,并以买空的做法在日本期货市场买进了价值200亿美元的短期利率债券 。如果这几笔交易成功,理森将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但阪神地震后,日本债券市场一直下跌 。
据不完全统计,巴林银行因此而损失1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该行现有的8.6亿美元的总价值,因此巴林银行不得不宣布倒闭 。这家有着233年历史,在英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得银行换了新主 。3月2日,警方将理森拘捕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