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读完,感觉就是一脸迷茫,像是被洗脑了一遍,一点也说不出来刚才你读了什么 。慢慢回想,依稀记得书中讲到的设计的历史,和几个关于设计的例子:医院、松屋银座、MUJI 。
一段时间后的再次拜读,越读越觉得震撼,生活中的事物,我们通常会越研究越觉得陌生,对于设计也是一样的,当我们托着脸看着世界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变化,同样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而原研哉交给我们的则是让我们能够下意识地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就是设计 。(颇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经典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第三重看山还是山 。)
讲到日本近代的文化史,日本常把自己放到世界的边缘,在内心某处总有一颗乡下人版的灵魂,所以时至今日,日本的文化包容了很多文化的纠葛,在高野孟的世界地图的阅读方法中有一个很好地解释:
将地图90度旋转,把欧亚大陆看成是老虎机台,那么位于最下面的日本,就是一个接珠子的盘子 。日本将多种文化接受融合后,形成了最彻底的简单——首先归零,扬弃所有 。相比来说,中国则一直因为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所以一直排斥所有的外来品,知道被强制打开国门 。打开国门后则是另一幅全盘接受的面孔,时至今日,国人已有部分人在反思我们是否丢弃了中华文明的精髓 。
书中提到的另一个层面是对于建筑和空间的引导,在产妇医院中通过白色棉布、通过空间中存在的信息标识,给入院者一个关于“清洁”的最直观的印象 。而松屋银座的二次设计,通过白色的视觉形象和触摸材质所透漏出来的典雅高端品牌个性,是让我们真正的看到了这位大师在商业空间和视觉触觉设计上的精深造诣 。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银座装修一新后的海报,刺绣和拉链连接的海报,有手感的感觉,超出了我们视觉信息的范畴,给人们传递出一种只有这里才有的感官刺激 。
最后,原研哉对于自然和道的探索,认为我们的技术愈进步,我们愈接近大自然,我们与自然是共存的 。我们设计的所有对象都是身边的自然和生命体,自然界历经数亿年,进化出了丰富多彩的环境和生命体,而设计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自然提高信息的品质,增强传播的力量 。其实本质也就是通过研究自然,体会自然之道,将之做升华运用 。而对于自然之道的研究,追踪溯源可以到我们的佛道儒以及先秦时期的百家文化争鸣 。不论研究何种学说和艺术,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与社会与自然相处,让我们所设计所做的产品,更贴近于自然,让用户使用观赏更舒适 。
在这个纷繁时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按照自己的步骤,与自然互动,与设计互动 。
——读完《设计中的设计》随笔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第二章书摘摘者小序: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第二章中,主要讲述的是二十一世纪日常物品的再设计 。在这样一个关于设计的议题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日常物品”,另一个是“再设计” 。日常物品是处在生活之中,随手可得且习以为常的日常之物,一个杯子,一盏灯,一个座椅,它们是如此普通,以至于被完全淹没到生活的琐碎中,因此也经常被人们所忽略 。而对于“再设计”的解释,原研哉认为是“对设计的重新审视” 。在这样的解释下,“日常物品的在设计”则是原研哉所指的:”对已知事物的陌生化“ 。因此,日常物品的再设计在我看来,是对原有的设计的解构,这种解构包括了 原有的设计对象概念的解构及对设计本身的解构 ,这种解构也许会帮助设计师更好的认识了什么是设计,或者说,什么是好的设计 。再设计,代表了一种后现代的反思和批判精神 。
简单来说,以书中的”坂茂与卫生纸“的设计为例,当人们说对卫生纸做一个设计吧!那么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可能是对卫生纸在原有的设计框架下对它的材质、图案、颜色、质地等等做一种或多种的改变 。但是,设计难道仅止于此吗?当然不是,所谓“再设计”,它所思考当然不仅仅是要用什么图案和花纹的纸,这样的设计是肤浅而无聊的,真正的设计需要打破原有的设计框架和概念,深层次地思考,人们需要的“卫生纸”,到底解决了人什么样的问题?未来的“卫生纸”又帮助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怎么样去实现?从坂茂设计的方形卷筒的卫生纸中,能看到坂茂的个人思考:卫生纸不仅要满足被人类使用的需求,同时也需要解决因为过度使用而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进门一堵墙怎么设计
- “设计单位”的定义是什么
- 为什么前WOW设计师鬼蟹能在拳头公司找到工作
- 正交试验k1k2k3怎么算 正交试验
- 设计宣传语
- 微课设计的流程中哪个环节最重要
- 设计师|树顶步道,是道路也是迷宫!4个别具一格的森林休闲之旅
- 迪米特法则 什么设计模式 迪米特法则
- p1是什么车
- 什么叫激励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