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阵子拼音 陈同甫( 八 )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 。“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 。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 。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样的结构不但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 。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 。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不是故意卖弄技巧、追求新奇,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 。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绝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
李白有首叫《越中览古》的诗 。诗中写道:“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好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七言诗中,有三句写到越王勾践的强盛,最后一句才点出越国的衰败景象,虽然表达的感情显然不同,但在谋篇布局方面又有相通之处,可以参看 。
陈同甫的主要事迹陈亮力主抗金,曾多次上书孝宗,反对偏安定命,痛斥秦桧□邪,倡言恢复,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他的政论文、史论,如《上孝宗皇帝书》、《中兴五论》、《酌古论》等,提出任贤使能、简法重令等革新图强言论,无不以功利为依归 。其哲学论文,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为永康学派的代表 。他提倡实事实功,有益于国计民生,并对理学家空谈尽心知性,讥讽为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 。他还与朱熹多次进行论辩 。所作文章,说理透辟,笔力纵横驰骋,气势慷慨激昂,可谓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甲辰答朱元晦书》) 。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阵子拼音 陈同甫

文章插图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诗词赏析【原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
【赏析】
满怀家国之愁,壮志未酬的词人在友人纵谈离去之后,借酒浇愁愁更愁,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当年战斗的情境 。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 。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 。原来战士们正在沙场点兵!在词人的笔下,看似信手拈来的点兵场面,火热的战斗激情却自然喷涌而出 。一个“连”字,透出声势之豪壮,军容之整肃 。“八百里”、“五十弦”佳对天成,与“吹角连营”相辅相成,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 。
下片以两个特写镜头开始:骏马飞快,箭如霹雳,惊心动魄 。马与箭两个具典型意义的事物,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得历历如画 。这一切都是为了“了却”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是为了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读到此,有声有色,酣畅淋漓的点兵场面,斩将擎旗的英雄战士,“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赤胆忠心,无一不跃然纸上,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了现实的深渊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 。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更令人感慨与寻思 。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
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辛弃疾的好友 。富有才华,坚持抗金,终生未仕 。为南宋豪放词派的重要词人 。
辛弃疾破阵子八百里分麾下炙含义陈同甫含义提到陈同甫什么人?辛弃疾这首词全名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此词通过追忆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气概以及作者自己的沙场生涯,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
陈同甫:陈亮(1143年—1194年),原名陈汝能,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为龙川先生 。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 。
陈亮“才气超迈,喜谈兵事 。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结为挚友 。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