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全诗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 )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 , 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 。在此基础上 , 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去之后 , 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 , 哪里有什么雨 , 哪里有什么晴 。所谓风雨 , 所谓晴 , 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 。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 。在佛教看来 , “万法惟心所现” , 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 。如果心静 , 世界自然清静 。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 , 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 。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 , 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 , 一切都不要执着 , 不要被外物所系缚 。成功也好 , 失败也好 , 都不要太在乎 , 所谓“宠辱不惊” 。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 , 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 , 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 , 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 , 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 。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 , 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 , 一切都泰然处之 。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 , 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 , 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 。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 , 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 。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 , 又把这三句稍一改 , 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 , 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 , 也无风雨也无晴 。”可见 , 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 , 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 。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 , 韵味无穷 , 令人深思 。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 , 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 , 词人却毫不在乎 , 泰然处之 , 吟咏自若 , 缓步而行 。
作者简介
苏轼 ,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 , 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 , 世称苏东坡、苏仙 , 汉族 , 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 , 祖籍河北栾城 ,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 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 , 清新豪健 , 善用夸张比喻 , 独具风格 ,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 , 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 , 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 , 豪放自如 ,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 , “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 , 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回首向来萧瑟处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这首诗句是什么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这首诗句的意思是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 , 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
原文:
三月七日 , 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 , 同行皆狼狈 , 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 , 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译文: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 , 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 , 有人带着雨具先走了 , 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 , 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 , 就做了这首词 。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 , 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 。拄竹杖、穿芒鞋 , 走得比骑马还轻便 , 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 , 照样过我的一生!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