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只要有冰雪,就一定有传奇(外一篇)

时钟|只要有冰雪,就一定有传奇(外一篇)
文章插图
【纸上谈冰】
我的家乡,是诞生在一朵雪花里的都市——哈尔滨。
少年时候,我曾在冰场上横冲直撞呼啸来去,和队友们拿下全市中学冰球比赛冠军。后来我以此体验写了一篇小说《B52越过蓝线》,最后一句是:“地球从脚下飞走了。”因为一个美丽女孩隔着带有霜花的玻璃吻住了“我”。
只要有冰雪,就一定有传奇。
七台河,地处黑龙江东部,1958年从煤矿坑道里钻出来的小城。早些年,除了摇摇晃晃的运煤车和灰蒙蒙的天,七台河没有任何可被人记住的。奇迹,是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哈尔滨知青孟庆余开始的。他酷爱滑冰,常在冰场上风驰电掣,还曾在地区比赛中拿过冠军,1973年市体委便提拔他当了教练。一个人从此改变了一个只会挖煤的城市。
孟庆余决定:为尽快取得突破性成绩,一是以世界刚刚兴起的短道为主,带动大道;二是以女孩为主,用男孩儿带速度。矿工家都穷,经过挨个学校挑选,一群10岁上下的孩子套着破棉袄、挂着鼻涕来了,把冰刀钉在木板上再捆鞋上,就连摔带爬地上冰了。“训练基地”就是一个上冻的大水泡子,孟庆余没黑没白领着苦练,夏天没冰就练长跑。孩子们累得哇哇哭,恨他恨得牙痒痒,“连他走路、喘气的声音都恨”。后来知青返城大潮席卷全国,为了七台河的速滑事业,孟庆余决定“扎根边疆”留下。2005年我去七台河采访,观摩了他的一次训练课,然后两人闷了一瓶老白干,谈起当年的选择和后来的艰辛,他泪如雨下。
那时的七台河历经数十年开发,煤炭资源已近枯竭,城市发展遭遇困境。没想到在孟庆余的带领下,在当地领导的支持下,这座遥远而寂寥的小城突然间如奇葩怒放,从这里出发的女子短道速滑“小花”们在世界冰坛上争奇斗艳,竞相开放。2002年,杨扬实现中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接着是王濛、张杰、刘秋宏、王伟、孙琳琳、范可新等。她们大都是在七台河出生长大的,少女时代都接受过孟庆余或其弟子的指导训练。
2006年8月2日凌晨,孟庆余开车从七台河出发前往哈尔滨冰上基地,因车祸当场殉职,终年55岁。从1973年走上教练岗位,孟庆余为七台河的孩子们,为中国女子短道速滑运动默默奉献了33年。他和他的弟子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浇灌出惊艳世界的中国“短道之花”,让七台河成为“手握秒表的城市”和“速滑冠军的摇篮”,打造了中国女子短道速滑的“梦之队”。
在中国短道速滑队夺得中国冬奥首金之时,当年孟庆余倔强的身影又一次浮现在我眼前:他穿着棉大衣,满身满脸霜花雪沫,手里捏着秒表,不断向风驰电掣滑过身边的孩子们挥手叫喊:快!加快!再加快!一个个七台河的女孩儿从此飞上世界领奖台,孟庆余的身影却消失在茫茫风雪之中。但是,我们会永远记得他的名字,记得他在冰场上发出的呼唤。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