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老有所为的观点“老有所为”,是老年人本能的要求和愿望,在社会上也有广泛共识 。近闻有人主张“老而无为”,并举例说,一位有名的社会学教授退休后,主张退而“ 全休”,将多年积累的资料交给他的学生,从此走上“周游世界”的“玩乐”之路 。这种说法,曲折表现了一些离退休人员的心态,也道出了对什么叫“老有所为”的一种看法 。能否把这位老教授的言行,看作是主张“退而无为”呢?要说明这个问题,还要从“老有所为”到底是什么含义说起 。“老有所为”,一般理解为人老了,离开了工作岗位,但言行不但要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可见,“老有所为”的外延是极为广泛的 。但有的人把“老有所为”的范围定的很窄,甚至认为只有在原来职务的范围内继续发挥作用,才算“老有所为”,以致在有的地方出现这样的现象:单位召开工作会议,原来的领导人不请自到,坐下就发言,一讲两小时,在职的同志很为难,而他个人却认为这正是“老有所为” 。这是一种误解 。退休了,在原来自己所从事过的业务上如果有条件继续发挥作用,自然并无不可 。如原来在卫生战线担任过领导的同志,退休后,采取法律和制度所允许的方法,为社会培养医务人员,受到广泛欢迎 。这确实是“老有所为”的一个重要方式 。但思想上要明确,退了,不能再参加原来从事的领导工作,并自觉做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一位老革命家,说他离开领导岗位后,是“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 不惹事”,表现了这位老同志的自尊,也免得给在职的同志招麻烦 。而“不管事、不问事”,意在不干扰在职同志的工作 。前面提到的那位社会学教授的做法,仅以他不再进行原来从事的科研工作,就认定他主张“老而不为”,那显然太简单化了 。他把多年积累的资料交给学生,为后代的研究创造有利条件,这不也是 “老有所为”的一种表现吗!还有一种观点,一说“老有所为”,就是“大器晚成”,在老年又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 。如写出名著,在科学上又有所发现 。能有如此成就,当然本人高兴,社会受益 。但如果把“老有所为”定在如此高的“档次”上,那大概会“和者皆寡”了 。其实,老年人一切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言行,都是“ 老有所为”的可贵表现 。像带头遵纪守法,为后代讲民族美德和光荣传统,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应看作是“老有所为” 。南宋的陆游高寿八十有五,晚年当然难以再干农活,但他有诗云:“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看好家中的鸡和猪,这不也是对家庭的一点贡献吗!有的老同志临终遗嘱,后事一切从简,将尸体献作医学解剖 。这实际上是将“有为”贯穿到生命的终点 。
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是哪个政策里的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出五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文章插图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什么意思?人到老年,欲望降低,衣食住行无忧,基本满足 。
老伴相伴左右,互相照应,虽到耄耋之年,也觉幸福 。人到老年,世事沧桑,什么事情都已经想开看透,金山银山不如有个好身体 。
能够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心里没有操心事,烦心事,过一天赚一天,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
一、人到老年,有个健康的好身体,自己最幸福
1、身体是最大的本钱
年纪大了,不用人伺候,想吃什么,自己做 。腿脚利索,想去哪里,不用麻烦别人 。生活有质量,不给儿女添麻烦,活的有尊严 。这时任务已完成,穷点富点已无关紧要,身体健康才最重要 。
2、没有重大疾病的困扰
人老了,各器官功能下降,肠胃功能减弱,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各种老年病、慢性疾病乘虚而入,所以人到老年,要多注意养生,改掉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适度运动锻炼,有个健康的好身体,才是最大的幸福 。
二、人到老年,儿女孝顺,家庭和睦,老人心无牵挂,最幸福
家和万事兴,人到老年,儿孙晚辈家庭事业稳定,知道尊敬老人,孝顺父母,大家庭、小家庭关系融洽 。老人操心劳神一辈子,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都有各自的事业,幸福的家庭,老人了无牵挂,心情好,身体好,精神好,此时感觉最幸福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