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炊烟桑娜央金 故乡的炊烟( 二 )


远 方 的 家
我的家在南方的丘陵地带 , 山林茂密葱郁 , 因此从来不缺柴火 。每年农闲时节过后 , 大山里的各种飞禽走兽慢慢进入冬眠状态时 , 也正是农民上山忙碌储备来年的柴火时候 。那时候上山有很多干枯的竹子 , 杂七杂八一类的树枝也都风干 , 所以劳动人民在这时候选择上山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有的人家全家老小出动 , 带上板车和牛车和干粮 , 几天下来就把整个杂货间堆得满满当当 , 也有勤快的人单枪匹马上阵 , 早出晚归一个多月也能收获颇丰 , 用不了那么多又怕柴火腐烂的人家 , 索性将柴火卖给外地人以补贴家用 。那时候我们家除了要给自己家添置新的柴火外 , 还要联合伯父姑姑的力量给爷爷奶奶家储备足够多的柴火 , 相比于年轻人家庭需要的只是细小的柴火 , 爷爷家更多的是需要十分硕大的树干 , 因为整个冬天是老人最难熬的日子 , 他们并不习惯于用木炭取暖 , 因为烤火的热量不均匀 , 往往面颊通红但是脊背却冷得不行 , 所以自打我记事起爷爷奶奶在每年的冬天到来年的春天都是要在一个小房间用柴火取暖 , 所以粗壮的柴火不但耐烧而且散发足够的热量也符合老人过冬的需要 。需要这样四散的热取暖的当然又何止是老人 , 初冬打霜的季节总有些早上和深夜时分寒冷 , 揣着两个手到兜里都觉得有些冷的后辈总是会不定时来烤火 , 不止于此 , 街坊邻居一些独居的中老年人也会常来闲话家常 。围坐在火堆的周围取暖 , 你总是能够听到不大的村庄最新发生的事情 , 谁家今天挖了很多冬笋 , 谁家女儿出嫁 , 谁家婆媳之间又吵了一架 , 在老年人心中这和国家大事应该没有什么两样 , 总之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如火焰一般上下窜动 , 但是随着油尽灯枯看后也就逐渐化为一堆轻飘的灰尘 。
柴 火 记 忆
有了柴火的足够储备 , 来年庄稼人又可以放心的施展拳脚卖力干活 , 这某种程度上就是“家里有粮 , 心里不慌”的写照 , 民以食为天的状况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所以有了柴火就不怕饭煮不熟 , 这样吃饱了才有力气让来年粮食大丰收 。就这样年复一年不知道何时开始 , 曾经庞大的砍柴队伍就慢慢消失了 , 偶尔只是几个老人的身影 , 躬着佝偻的背扛着有些沉重的柴火 。烧柴的人渐渐少了 , 曾经的老房子也在脱贫中逐渐推倒 , 炊烟也在如今的新房中逐渐吞没 。一家比一家高的房子 , 一户比一户豪华的装饰让 , 天然气慢慢取代了柴火 , 新房子逐渐取代了老式瓦房 , 炊烟升起万家灯火时成了一种奢侈 , 时代的发展总是会让乡村遗失太多曾经习以为常的美 。(文/2125字)
(作者:落山 , 男 ,  出生于井冈山下 , 90后文学爱好者 。酷爱网球 , 践行并尝试用笔尖记录生活的点滴感动 , 曾历时一个月骑行109青藏线 。写公众号的初衷是品读乡愁和生活点滴 , 动力则来源于若有额外收入将适当投入公益事业 。)

故乡的炊烟桑娜央金 故乡的炊烟

文章插图
故乡的炊烟歌词是什么意思远在他乡对故乡无比思念 。哈布尔这首《故乡的炊烟》是一首来自大草原故乡情的暖心歌曲 , 歌词表达了远在他乡对故乡无比思念的意思 , 并描绘出了“红霞落日 , 故乡炊烟 , 万里天边 , 阿妈招唤”的温情画面 。歌词节选:红霞飞 , 落日圆 , 草原上升起了故乡的炊烟 。风儿轻 , 炊烟弯 , 那是阿妈在招呼唤 。
难忘故乡的炊烟散文
清晨 , 走到颐和园南门的船营村时 , 突然被从树林里飘出的炊烟惊住了脚步:多么亲切的炊烟啊!我似乎很多年不见了 , 它缥缈似梦 , 此刻让我不知道身在何处何时 , 恍惚让我回到了故乡的感觉 。
故乡的炊烟是最早生起的一缕温暖 。每当冬夜里鸡叫过三遍 , 母亲起身点亮煤油灯 , 为去集市卖菜的父亲做一点面汤 。擀面杖响起时 , 炕炉子也点燃了 , 那一道蹿出烟囱的炊烟 , 慢慢氤氲地覆盖在故乡的池塘、树林上空 , 升腾起乡村的第一缕炊烟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