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苏州 李文明( 四 )


很多家长开始让还在初中毕业就跟着自己外出打工了,很多人去学汽修理发到镇上做了个小生意,有得甚至不远千里南下到福建广州,收废品、做小生意、进工厂...
当然,他们绝大多数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 。但是最早出去打工的那一批,还真是有的赚到钱了 。他们村第一家盖起小洋楼的刘老根家,就是全家在福建收废品干了十来年赚钱回来盖的 。村西头李麻子家也是村里第一家买小汽车的,李麻子的儿子李文明认识,是班里成绩倒数前十名的常客,最喜欢调皮捣蛋的一个,初中还没念完就被他老爹把带着去广州了 。
而,他李文明家里,因为父亲有病,全家就守着那些地生活 。之前种地,还需要缴纳各种税费,村里管这叫“提留” 。有时候辛苦一年,扣去“提留”,买种子农药花费等一应开支,碰上灾年,还要亏钱 。年景太好也不行,农产品塌价,也要亏 。
就这样,李文明一家省吃俭用供完了李文明七年的大学 。尽管他成绩很好,甚至可以保送研究生,但是他还是放弃了,他需要早点工作 。当他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寄给家里的时候,他心想,不能再从家里拿钱了 。
如今,全村只有他家还住着会漏雨的破瓦房 。而村里的老人们也不会再逼着孩子考什么大学了 。有点早早的送去学二人转,考艺校 。听说搞艺术有名了来钱更快!多数九年义务制教育还没完就让子女和自己外出打工了 。有很多并不是家长逼的,而是他们子女本身就厌学,经常班主任打电话给他们远在千里的父母说:
“你儿子又和谁谁打架了,你最好回来一趟”
“你儿子年纪轻轻就早恋,对方父母想和你谈谈 。”
“李方?没印象啊,是我的学生吗?哦!想起来,他是你儿子啊?上次和人打架被处分后,已经三个月没来上课了!”
所以,整个村里再也没有谁为了考大学这件事那么拼命了 。而作为村里曾经引以为傲的唯一的一位名校大学生的李文明,也不知不觉间渐渐的成了这种风气的最重要的奠基人 。
更让李文明难受的是,父母的催婚 。
因为计划生育导致的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问题,村里的一些精明人早早的就发现了,这十里八乡女娃可谓少之又少,真是一家女百家求 。所以很多人早早的就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了婚事,有的周岁十七岁也按虚岁十八,算是成年了,给定了亲 。李文明记得有一年自己春节回家,姐姐李文捐领着他去给自己的外甥女看人 。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李援朝看着村里的各家都给子女安排好了终身大事,有很多家小娃娃都能叫爷爷了,他心里也自然是十分的焦急 。李文明自从毕业后和本科谈了五年的对象分手后,伤心欲绝,再也没有谈过恋爱 。毕业后,面对生活残酷的压力,他更没有时间再去想儿女情长的事情了,他只想多赚点钱给父亲看病,以后如果能在汉北市再买个房子给父母接过来住就更好了,这样自己就一定能治好自己父亲的病,最起码不会让他的病再恶化下去 。
李文明记得,他的室友阿南曾经给他看过的一个网络段子,诉说这他们这代八零后,特别是寒门出来的八零后的不易: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不到结婚的年龄的时候骑单车就能娶媳妇,
当我们到了结婚年龄的时候没有洋房汽车娶不了媳妇 。”
李文明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一个不嫌弃他出身不嫌弃他平凡的女人,也是他同一个医院的护士 。后来他们有了孩子,医院给他们在新建好的职工宿舍楼提供一个六十多平的小公寓 。为人父母的李文明,更加的感到做父母的不易,因而对乡下父母的那份愧疚就又多了一份 。
而在李援朝心目中,不管别人这么说,他儿子从来没有辜负过他的希望,加之后来李文明又成了家,他也做了爷爷 。当听到孙子奶声奶气含混不清的叫出“爷爷”这两个字的时候,已经“满头银发白如雪,脸如黑土沟壑深”的他,幸福的笑了 。这也是李文明印象中父亲为数不多的笑容 。不仅李援朝,可以说李文明的妈妈、姐姐、叔叔的心目中,李文明一直都是个值得李家引以为荣的人 。
“我儿子是个医生!“
“我侄子是医生,当年孙中山,鲁迅先生都是医生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