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士简介 王道士( 三 )


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错?为什么一个王朝的昏聩要由一个道士来负责?为什么一个民族的愚昧要由一个道士来承担?
是的,他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他为什么必须做得更好呢?他已经尽力了,他无怨无悔地在敦煌守护了40年,我们还能要求他什么呢?当一个民族都在浑浑噩噩的时候,一个矮小的身躯站立起来,这已经就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了,我们还能要求他什么呢?
我为王道士感到委屈,更为我们这个民族感到悲哀 。每当那些人自恃高明,大言不惭地指责我们先人的局限的时候,我都为他们感到羞愧 。我不喜欢激情,更不喜欢以感情代替历史 。
当夕阳快要落下三危山的时候,余晖照射在一座素朴的道士塔上,这就是后人为王道士所修的莫高窟中最大的一座塔,塔上记录了他的功德 。在夕阳的照射下,让人肃然起敬 。
王道士,我感谢你,我们这个民族也应该感谢你 。历史会给你一个公正的评价,这一天也许不会太久 。
王道士的背景始末藏经洞发现之后,王道士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 。
首先,徒步行走50里,赶往县城去找敦煌县令严泽,并奉送了取自于藏经洞的两卷经文 。王道士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引起这位官老爷的重视 。可惜的是这位姓严的知县不学无术,只不过把这两卷经文视作两张发黄的废纸而已 。
1902年,敦煌又来了一位新知县汪宗翰 。汪知县是位进士,对金石学也很有研究 。王道士向汪知县报告了藏经洞的情况 。汪知县当即带了一批人马,亲去莫高窟察看,并顺手拣得几卷经文带走 。留下一句话,让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经洞 。
两次找知县没有结果,王圆箓仍不甘心 。于是,他又从藏经洞中挑拣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奔赴肃州(酒泉) 。他风餐露宿,单枪匹马,冒着狼吃匪抢的危险,行程800多里,才到达目的地,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 。这位廷栋大人浏览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就此了事 。
几年过去了,时任甘肃学政的金石学家叶昌炽知道了藏经洞的事,对此很感兴趣,并通过汪知县索取了部分古物,遗憾的是,他没有下决心对藏经洞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直到1904年,省府才下令敦煌检点经卷就地保存 。这一决定和汪知县当初的说法一样,都是把责任一推了之 。王圆箓无法可想,又斗胆给清宫的老佛爷写了秘报信 。然而,大清王朝正在风雨飘摇之际,深居清宫的官员哪望能顾得上这等“小事” 。王圆箓的企盼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
1907年,斯坦因到来,他通过宗教精神的交流将王道士俘虏了 。斯坦因说:“道士之敬奉玄奘,在石窟寺对面新建凉廊上的绘画有显明的证据,所画的都是一些很荒唐的传说……我用我那很有限的中国话向王道士述说我自己之崇奉玄奘,以及我如何循着他的足迹,从印度横越峻岭荒漠,以至于此的经过,他显然是为我所感动了 。”
当时王道士把经卷卖给斯坦因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视,而且是逐级上报,但无人过问,致使他灰了心 。二是为了完成他的宏愿,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架设木桥 。三是唐玄奘沟通了他们的思想,斯坦因这个探险家追求事业的精神感动了他 。因此他虽则思想极为矛盾,极不愿意外国人将这些文物带走,但在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好让了步 。
当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宣传于全世界之时,当朝命官这才懂得了其重要价值,但他们不是考虑如何地保护它,而是千万百计窃为己有 。因此,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卷子流失严重,这是敦煌卷子自发现以后最大的劫难,后来连醉心于壁画的张大千也加入了破坏的行列 。1910年清政府作出决定,把剩余的敦煌卷子全部运往北京保存 。在运送的路途中,几乎每到一处都失窃一部分 。
【王道士简介 王道士】大量经卷的散失,曾经使王圆箓感到非常痛心,因为藏经洞是他
发现的,多年来在他保管期间从未发生过无故大量散失的事,官方如此掠夺,又如此贪心,使他感到极大的愤慨 。所以,当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到莫高窟后,王圆箓对他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斯坦因西域考古记》是这样记述的:“说到官府搬运他所钟爱的中文卷子致受损伤,他表示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和胆识,听从蒋师爷的话,受了我那一笔大款子,将整个藏书全让给我 。受了这次官府的骚扰之后,他怕极了,于是,将他所视为特别有价值的中文写本另外藏在一所安全的地方 。”敦煌千古事,苦乐谁心知?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