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北京冬奥,带火冰雪旅游

据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岁末年初 ,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中国雪乡” , 皑皑白雪覆盖了整个景区 。 积雪在房檐悬挂下坠 , 一个个“雪蘑菇”陆续“长成” 。 远近游客纷至沓来 , 赏雪游冬 。
民宿老板樊兆义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 洗菜、做饭、打扫卫生……他常常身兼数职 , 有时还为游客策划旅游攻略 。
这里曾是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的双峰林场 , 雪期长达7个月 , 积雪最厚可达2米 。 随着国有林区逐步停伐 , 二十余年来 , 当地转型发展冰雪旅游 。
经过多年发展 , 雪乡景区已由曾经偏僻苦寒的雪原林场变为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 。 目前 , 景区拥有经营主体200余家 。
“雪乡景区的巨大变化 , 得益于中国冰雪旅游的发展 。 ”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书宾介绍 , 冬奥氛围下 , 雪乡旅游“更上层楼” 。
自中国申办冬奥会以来 , 冰雪运动迅速普及 , 冰雪设施加速布局 , 激发了大众对于冰雪旅游的热爱 , 冰天雪地成为时尚的消费场景 。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 , 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至2017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到2020至2021冰雪季的2.54亿人次 , 预计2021至2022冰雪季将达3.05亿人次 , 收入有望超过3200亿元 。
冰封雪飘中蕴藏着巨大的产业潜能 。 作为冰雪产业的核心领域 , 冰雪旅游的热度不仅体现在消费端 , 还体现在供给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济遗产报告(2022)》显示 , 截至2020年境内已注册冰雪旅游相关企业6540家 , 从2018年至2020年数量年均增加15% 。
对于东北等冰雪资源富集的地区 , 冰雪游的升温盘活了当地旅游经济 。
创办于1999年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黑龙江的一张冰雪名片 , 疫情前每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 营业收入在3亿元左右 。 今冬 , 园区以“冬奥之光、闪耀世界”为主题 , 面积达82万平方米 , 包含65组冰雪景观 , “圣火之巅”等结合了热点的冰雕备受游客青睐 。
在位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的吉林 , 体验式滑雪游如火如荼 。 该省现有54个滑雪场、279条雪道 , 日最大承载量10万人次 , 滑雪接待规模为中国最大;“十四五”期间 , 预计还将建成10个滑雪旅游度假地等 。
对于季节性旅游目的地 , 冰雪游则打破时间局限 , 唤醒了冬日淡季市场 。
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涞源县 , 境内有白石山世界地质公园 , 但发展旅游的“夏强冬弱”特征明显 。 2017年以来 , 该县利用高山条件建起了滑雪场 , 还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冰雪赛事活动 。 2020年初 , 这一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 。
在冰雪旅游的促进下 , 冰雪运动正在从小众的竞技体育发展为大众的休闲方式 , 引领冰雪产业多元化发展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