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改变中国的力量》之文化铸魂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二 )


一位市委书记的果断决策 , 保住了三坊七巷 。
在《福州古厝·序》中 , 习近平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 , 保存城市的文脉 。
文化自信 ,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要激发文化的精神力量 , 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 , 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 。
【采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辛鸣】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 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 而不是别的样子?最深层的原因在文化 。 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最深层、最基础、最可依靠的力量 , 是深深根植在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中的精神血脉 , 我们称之为文化DNA(基因) 。
【民族|《改变中国的力量》之文化铸魂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期声】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 , 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 , 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句诗 , 来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 。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采访人员见面这样一个历史性场合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以诗抒怀、以梅言志 , 昭示大国大党的自信与定力 , 也让人看到他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几千年来精神脉搏的共鸣 。
与梅花一样 , 竹子在中国也是一种高度精神化的植物 。 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引用过赞美竹子的诗句 。
“衙斋卧听萧萧竹 , 疑是民间疾苦声 。 些小吾曹州县吏 , 一枝一叶总关情” 。
2014年5月9日 ,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 , 引用这首郑板桥的诗 , 勉励领导干部关切民生、倾听民意 。
从梅花到竹子 , 从不慕虚名到仁政爱民 ,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 , 屡屡引经据典 , 用中国传统经典阐释当代的“中国经验” , 以中国悠久文化筑基今天的“中国道路” , 已经成为一种独特风格 。 《习近平用典》一书 , 汇集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很多古典名句 。
【采访:人民日报评论员 张铁】
这些古代的典故 , 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变成了我们走向未来、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的为官做人之道 。
无论是尧鼓舜木 , 还是“天视自我民视 , 天听自我民听” , 无论是子产不毁乡校 , 还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 崇德重民、民为邦本的仁政思想 , 一直是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理想诉求 。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 , 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 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
从深藏厚积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提取思想精华 , 使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在当代中国获得创新性发展 , 从而大大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内涵 , 成就了新时代人民情怀的深沉、壮阔和高远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