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娄|雾中游历山 文/宋文东( 二 )


寺门窈窕,规矩敞亮。两侧有副著名的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我以往每次经过这里,都要默默地诵读几遍,已经熟记于心了。对联颇有禅意,让人警醒,给人启迪。
进入寺内,正中前后有两座大殿,皆红门黄瓦,飞檐高甍,古色古香,金碧辉煌。善男信女们求香拜佛,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隋文帝杨坚为纪念其母(齐州历城人)在右面悬崖上镌刻了众多的佛像,这就是千佛崖。千佛崖从西向东依次有三个洞穴。第一个为龙泉洞。洞口如门,一人多高,门上山崖直立,杂树丛生,藤萝摇缀,参差披拂。洞深三米,高三米,面积有十几个平方米。正面崖壁上雕有几尊佛像,真人一般大小,皆线条流畅,衣袂飘飘,雕刻精美,栩栩如生。靠崖壁根有眼泉,名龙泉,被一个供桌遮挡住,从边缘缝隙窥视,里面黑咕隆咚,好像有水,却不知深浅。
第二洞为极乐洞。龙泉洞内部有小门与极乐洞连在一起,可以不出洞直接来往。洞比龙泉洞稍大,正中崖壁上镌刻有阿弥陀佛,坐姿,高3米多;右侧为大势至菩萨,左侧为观世音菩萨,皆有3米高,站姿,左右相伴。旁边崖壁上还有若干的大大小小的佛像,总数估计有七八十尊。大佛周边石壁全都黑乎乎的,像被烟火熏烤过一般,不知道是天灾还是人祸。
出了极乐洞,往东十几米远处,有座般若门,比齐烟九点坊略小的古建。进了门,右面崖壁上佛龛内有十几尊佛像,皆为站佛,保存尚好。与佛像相距不远处有一洞,即黔娄洞。洞穴为人工錾成,传说为黔娄亲自所为。洞口一人多高,两米多宽,三折弯儿,十几米深,洞尽头有个面积20几平方米的长方形空间,内有黔娄先生雕像。入门五六米远处,迎面石壁上刻有黔娄洞题记,大意为:“黔娄先生,周代齐人,修身清节,不事王侯。鲁恭公闻贤遣使聘以为相,辞不受。齐威王又以重金聘为卿,亦不就,隐居于齐之南山,錾石为洞,隐居不出。曾著书四篇言道家之务,号黔娄子。又据传说,黔娄先生卒后覆以布被盖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有人曰,斜其被则殓矣。黔娄妻曰,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先生先而不斜,死而斜,非先生之意也。”黔娄死后葬在家乡齐国都城临淄,至今墓址尚存。
出寺上山,在雾中斗折蛇行,十分钟后到达山顶。我向一位保洁大嫂询问古锁位置。大嫂一指东面主峰说,在那里。主峰下有块巨石,古锁就藏在两者之间的一道罅隙之中。锁高约1米,长1.5米,宽0.5米,有纹饰,铁锈色;还有五六米长的锁链,成人胳膊一般粗。古锁虽然位置不很显眼,但只要登主峰一般都从铁链旁边经过,怎么会看不见呢?真是咄咄怪事!我有点好奇,乃双手提之,竟纹丝不动,就像蚍蜉撼大树似的。铁链不像旧物,能提起且响声较大,可知是空心;表面像有焊接痕迹,还有豆粒般大的小洞数个,显然乃风雨锈蚀之故。旁边石壁上有刻石,但文字有的清楚,有的模糊,大意为:“历山原为海上仙山,有神仙居住其上。神仙们肆意带着仙山云游,海神不悦,用一把铁锁锁之。无奈铁锁被挣断,仙山漂到了济南这里。“据专家考证,济南在亿万年前,曾经为大海,后来地壳上升才成为陆地,这使得上述说法似乎有根有据,颇为神秘。刻石末尾有“大唐”二字十分清楚。据此判断,这应该是一把唐代的铁锁,但是原物的可能性却似乎不大。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