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虫治虫的例子 以虫治虫( 二 )


文章插图
什么是以虫治虫?在生物界里 , 生物间相互制约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 每种昆虫都可能有自己的天敌 , 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某些害虫的天敌昆虫来对付这些害虫 , 就能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 这种方法称作生物防治 , 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以虫治虫” 。
天敌昆虫对付害虫的办法 , 一是捕食 , 二是寄生 。通过这些办法 , 天敌昆虫能大量地消灭害虫 。例如 , 以“双刀”著称的螳螂 , 它是昆虫界的数学专家 , 能在0.5秒的一瞬间计算出飞过它眼前害虫的速度、方向和距离 , 所以能一下子就捉住害虫并吃掉;小茧蜂有一套“钻肚皮”的本领 , 它看到菜青虫以后 , 用尖锐的产卵管迅速刺进虫体产卵 , 菜青虫开始没有什么反应 , 可是不久 , 体内寄生的卵孵化 , 小茧蜂出世的时候 , 菜青虫也就完蛋了 , 等等 。
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法 , 其特点是不会污染环境 , 而且一经引进天敌昆虫后 , 这些天敌昆虫不断地滋生繁殖 , 对害虫起着抑制的作用 。一般害虫对杀虫剂都有抗药性 , 而对天敌昆虫则无法对抗 , 所以 , 在害虫的综合防治中 , 以虫治虫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以虫治虫》原文及翻译《以虫治虫》 原文
元丰中 , 庆州界生子方虫 , 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 , 如土中狗蝎 , 其喙有钳 , 千万蔽地;遇子方虫 , 则以钳搏之 , 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 , 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 , 土人谓之“傍不肯” 。
《以虫治虫》 翻译
宋神宗元丰年间 , 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 , 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 , 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 , 嘴上长有钳 , 成千上万 , 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 , 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 , 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十天后 , 子方虫全被杀尽 , 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 , 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
《以虫治虫》注释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庆州界:庆州地域
生:生长出了(动词)
子方虫:今称黏虫 , 危害麦类、玉米、高粱、水稻等多种作物
方:正当
为:成为
之:的
害:危害
一虫:一种昆虫
狗蝎(xiē):口器咀嚼式 , 有强大铗状尾须一对 , 能夹人、物 , 杂食性或肉食性 。
其:它的
喙(huì):本是鸟兽的嘴 此处指虫子的嘴
蔽(bì):遮盖
则:连词表顺接 , 相当于“就” 。
以:用
钳(qián):指长在昆虫嘴上的钳状物 。
之:代指子方虫
悉:全 , 都 , 例如 , 《出师表》中“悉以咨之”
为: 成为
皆:都
旬日:十天
尽:完
岁:年成 , 收成
以:因为【“以”只有“因为”的意思 , 没有“因此”的意思 , 其实后面省略了代词“之” , 其为“岁以(之)大穰” , “以之”译为“因为这样” , 就相当于“因此” 。】
大穰(ráng):庄稼大丰收
其:这
旧:过去
曾:曾经
之:助词 , 无义
谓:叫  , 称作
之:代指那种昆虫(子方虫的天敌)
傍不肯:虫名 。意思是这虫旁边容不得害虫 。傍:即“旁” , 旁边 。
【以虫治虫的例子 以虫治虫】注:子方即为子方虫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