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不厌,朝暮共神思 相看两不厌( 二 )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 。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 。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 。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 。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 。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 。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 。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 。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 。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 。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m.taiks.com) 。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 。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 。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 。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 。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之神 。”
相看两不厌是什么意思?相看两不厌的意思是我们互相看着都不觉满足 。
出处: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
全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
我们互相看着都不觉满足,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政途失意后浪迹江湖中的某一年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 。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 。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 。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 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 。
【相看两不厌,朝暮共神思 相看两不厌】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 。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