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船的作者是谁 古船( 二 )


作品通过家庭的沧桑抒写了灵魂的困境与挣扎,以一个古镇的历史折射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是“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 。
《古船》是张炜的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小说,描写了胶东芦青河畔洼狸镇上几个家庭40多年来的荣辱沉浮、悲欢离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人性的扭曲以及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那块土地的变化 。它是当代中国最有气势,最有深度的文学杰作之一 。
是“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 。它以一个古老的城镇映射了整个中国,以一条河流象征生生不息的生命,以一个家庭的沧桑抒写灵魂的困境与挣扎 。作者以细腻而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众生,文本深厚而富有感染力 。《古船》获得庄重文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重要奖项 。
扩展资料:
《古船》创作背景: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文化寻根意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 。
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但这些方面并非绝对分开,许多作品是综合表达了“寻根”的意义 。
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
虽然打出了“文化寻根”的旗号,但对于什么是“文化”,这些寻根作家们却莫衷一是 。大多数作家选取了自己最为熟悉的某个地域做为切入文化层面的基点 。而张炜,则选择了自己所熟悉的农村为背景,进行了一次乡野文化寻根之旅 。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每一次社会变化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的思想变迁、保守与疑虑迸发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次社会转型或动荡都会引起知识分子新的精神觉醒和价值重铸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描绘的“一战”后人们的精神状态一样 。
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同样面临社会改革的震荡——当然,这种震荡主要指的是文化和精神方面 。当社会的中心价值和标准已经解体,面对“无名”的时代,很多人不可避免地陷入到无可自拔的虚无与苦痛中去 。
作为文化精英的知识分子,尤其比其他人有切入肌肤的痛感 。他们或固守传统以求灵魂的安妥,或以新的勇气寻求新的信仰和价值,或以绝望的心态去哀叹魂灵之死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船》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