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穹窿山,隐者之山( 二 )


相传 , 吴王令人朗读全文 , “每终一篇 , 赞不绝口” 。
后来的历史 , 大家都知道 , 伍子胥与孙武联手 , 西破楚国 , 北威齐晋 , 为吴王阖闾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 可谓吴国重臣 , 尤其是吴楚大战 , 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 然而 , 吴王夫差继位后 , 沉湎酒色 , 穷兵黩武 , 伍子胥被赐剑而死 , 让孙武心灰意冷 , 于是他告病而返 , 继续归隐山林 。
伍子胥|穹窿山,隐者之山
文章图片

葱笼幽处 摄影:阮强
穹窿山的孙武苑 , 就是纪念孙武的所在 。
孙武苑的竹楼门上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孙武苑”三个大字 。 走进门楼 , 跃入眼帘的是在黑色大理石上雕刻的毛泽东“知己知彼 , 百战百胜”字体的碑文 。 在“孙武故居”茅屋内 , 配以弓箭、剑戟、军事作战图 , 摆放着矮案、床、蓑衣、锄头等物 , 古意盈盈 , 一派春秋气象 。
从茅屋右侧拾级而上 , 是“孙子兵法碑刻廊” 。
在碑刻廊的不远处 , 依山而筑的是兵圣堂 。 这座仿春秋风格、礼制的建筑 , 是根据殷墟妇好墓和战国时河南辉县三座享堂的残存样图设计的 。 堂中置一大屏风 , 上刻《孙子兵法》全文 , 底座部分刻有“水陆攻战图” , 人物众多 , 密密麻麻 , 但栩栩如生 , 形象地呈现了古代水陆交战时击鼓、划船、格斗、射箭、云梯攻城等的激烈场面 。
兵圣堂前 , 是一尊青铜的孙武像 。
不知塑像出自谁人之手 , 但孙武左手持笔右手托腮、目光炯炯遥视前方的模样 , 着实有一股英朗之气 , 仿佛那个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兵家大师就在眼前 。 其实 , 我一直就对孙武怀有敬畏之情 。 小时候 , 家贫 , 可资玩耍的东西实在不多 。 好在邻居家有一盘军棋 , 惹得我常常去和小伙伴对弈几局 。 彼时 , 因为语文课本的关系 , 对兵法一词充满好奇 , 觉着那些懂得排兵布阵的人是多么伟大啊 , 比如会摆八卦阵的诸葛亮 , 比如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 。
《孙子兵法》旧传本十三篇 , 流传至今有近六千字 ,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专著 , 比欧洲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早两千三百年 , 被世人推崇为“东方兵学的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 穹窿山有“苏州的智慧山”之称 。 苏州山水清嘉 , 为什么穹窿山偏偏独得此名?
当我站在孙武铜像前 , 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

如果说孙武隐居穹窿山是躲避乱世 , 那么 , 朱买臣的负薪读书只是他作为穹窿山人的日常生活 。
在这个读屏年代 , 谈论朱买臣就像是复述一件稀奇古怪的事 。 不过 , 他却是穹窿山无法绕过的一个关键词 。 出身贫寒的朱买臣 , 偏偏喜欢读书 , 小时候靠帮人放羊贴补家用 , 后来成家立业 , 读书之心未泯 , 常常在穹窿山的羊肠小道上一边挑薪 , 一边读书 。 如此痴狂的行为惹恼了急功近利的老婆 , 以至于她一气之下另嫁他人 。 然而 , 天下之事 , 终不负持之以恒者 。 朱买臣后来经同乡推荐 , 为汉武帝说讲《春秋》《楚辞》 , 被拜为会稽太守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