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千寻万寻仲因塔( 二 )


所有的信息都来源都一一中断,就此事我还专门问过村里的一些老干部,他们说,在这座塔的东北角还有一个簸箕爷爷庙,簸箕爷爷是分管雹灾的神灵,在这个庙里住着一家人家,是看庙的,其它的信息约略相同,没有新意。我忽然又想起了县博物馆的书记,或许他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于是,我就拨通了他的电话,当我说起这座古塔时,他说手头上没有关于这座古塔的文字材料,他还以为是高泽镇的莱公塔,关于这座古塔的来历他没有太多的答案,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他说这并不奇怪,因为在汉代以前,我们这里是很发达的。我想也是,山东大地原来是由齐国、鲁国和莒国组成,齐桓公执政时期的齐国在当时是非常强盛的,而鲁国以孔子为代表也蜚声海内外,惟有莒国名声较小,是当时的一个小国,但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强盛之邦,齐桓公到莒国避难时就留下了“勿忘在莒”的典故和“管鲍之交”的成语。而莒国古城离我们这里只有50多公里,所以,他说的不奇怪应是基于此而言的,因为我们现在博物馆里的藏品大都是汉代以前的,由汪湖镇的张家仲崮的汉墓出土,遗憾的是旧城遗址都淹在墙夼水库的下面,无法发掘。他的这些提示似乎提醒了我,在小时候,我们村的黄土里,不时地会有人拾到一些古物,只是没有人在意,还有村里的有些地名也让我觉得好奇,比如驴屎盖子、羊肠子、马鞍子、猪尾巴沟等,按照我的猜测,应该是古代的墟市遗址,或许与之是相吻合的。
为什么古塔的信息如此之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这些齐鲁之邦的新新人类,历史记载是在明朝的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而来,但是,我所接触的几个大姓都是来自江苏省的东海县,对以前的文明一无所知这也很正常。
带着诸多的疑问,我曾经多次考证这座古塔会不会和灵姑山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灵姑山有座庙,在我小的时候,有一块断碣上面约略写着同治年间重修的字样,灵姑山是当地人祈雨的神山,当地有句谚语“灵姑山戴帽,大雨不久就来到。”而在距灵姑山以北十多公里的高泽镇,有个昆山侯国,巧合的是这里也有一个莱公塔和灵山寺,摘录关文献如下:
“莱公塔”位于五莲县高泽镇境内昆山脚下清水溪旁。在绿树丛中有一块500平方米的开阔地,屹立着一座已有六百余年的“莱公塔”。塔呈六角形,直径约两米,高六米半,灰砖结构。当地人称其为“莱公和尚塔”。“莱公塔”是莱公和尚杨化的舍利塔。杨化是南宋末年抗击金兵的一位民族英雄。入灵山寺隐姓埋名,取法号曰“莱公”。从此他皈依佛门,诵经说法,修身养性。其寺院就在“莱公塔”以东的开阔地上,现仅存遗址。据传,杨化来此不几年因老住持圆寂归西,他就做了灵山寺的住持。莱公当了灵山寺的住持以后,重整寺规,又着手筹资修寺,历时数载,寺院焕然一新。寺院内大殿、配殿皆雕梁画栋,琉瓦红墙,金碧辉煌。从此灵山寺闻名遐迩。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