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守护城镇文化遗存 创造美好人居生活( 三 )


重视民居保护 , 化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于日常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无论是古镇保护 , 还是城市历史文化遗迹保护 , 都离不开当地居民 。 只有把原来的居民留住、把那里传统的生活方式留下来 , 城镇历史文化保护才能永葆生命力——这就离不开对传统民居的保护 。 民居是城镇历史文化遗存重要组成部分 , 直接体现着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 。 同是民居 , 北京四合院、安徽四水归堂、云贵的四合五天井和三坊一照壁、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等 , 各不相同 。
石库门是上海的特色民居建筑 , 被划为二级里弄 , 细分的话有十几种类型和样式 。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对上海里弄房子进行摸底调查 , 对400多个地块、上千条里弄进行现场调查后 , 建议新增和扩大以里弄为主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 对石库门 , 既保护建筑形态特征 , 又疏解人口 , 更新基础设施 , 从而切实改善居民生活 。
在苏州 , 具有一定传统特色但不属于保护对象的民居数量巨大 。 处理好这些民居对于最大限度维护古城区风貌、避免大拆大建至关重要 。 我们学习古人 , 对这些民居进行街坊划分:把古城区划分为54个街坊 , 确定每一个街坊的用地面积、人口容量、建筑容量等指标 。 这样 , 每一个街坊的规划管理都有了依循 , 每一户居民都可以清楚了解自己老屋的状况和前景 。 具体规划和建筑设计紧密联系实际 , 居民参与改造全过程 , 我们也探索出适合古城区民居改造的规划设计方案 。
城镇更新与发展 , 说到底离不开居民的呵护 。 如今 , 在扬州、苏州等地 , 出现了一种新潮流:在居民自发改建或营建的房子中 , 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修缮老宅、恢复传统园林之美 。 有人自家天井设计半壁假山 , 有人开池建园 , 还有人专门成立公司 , 为喜欢传统民居的人家进行改建 。 人们在用自己的行动找回乡愁 。
在生机勃勃的当代城镇生活中 , 那些跨越时光陪伴我们的历史文化建筑与传统民居 , 体现着中国古人巧借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 蕴藏着古老的建筑智慧 , 在提倡守正创新的今天 , 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与转化 。 与此同时 , 时间会积累沉淀出新的“历史遗存” , 需要我们继续具体分析对待 , 不断将传统活用在现代生活中 。
期待相应规划保护措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不断加强 , 使越来越多城镇涵养出独一无二的面貌 , 为人们提供诗意的人居生活 。
(作者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 本报采访人员徐馨整理)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制图:赵偲汝
【城镇|守护城镇文化遗存 创造美好人居生活】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