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慨 子欲养而亲不待( 二 )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 。吾请从此辞矣 。”立槁而死 。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 。”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
翻译成现代文大致意思为:孔子带领弟子出行游学,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 。孔子急忙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德的人 。”走近一看是皋鱼名士 。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路边哭泣 。孔子下车对皋鱼说:“看样子你家里并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呢?”
皋鱼回答说:“我一生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我的志向高远,却因利益去辅佐奢华的君王,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因小事和他绝交,这是过失之三 。树想静止不动,风却不停息的吹;子女想要赡养亲人,亲人却已不在!逝去就永远追不回来的是时光;过世后就再也见不到面的是双亲 。请让我从此告别人世吧 。”于是站立不动,生命枯槁而死 。
孔子说:“同学们应引以为戒,经历过这件事,足以让人知道该怎么做了 。”于是,孔子的.学生有十三人辞别回家赡养父母双亲 。
现在社会固然因为生活的压力、对于事业的热爱、对于赡养子女的义务和责任,驱使我们不惜背井离乡,千里之外寻求谋生立命之本,但有时间的话也要回想一下,在心里问一下自己这六个问题:远在家乡的父母——是否吃的饱?是否穿的暖?是否过的快乐?是否有什么心愿?是否身体安康?是否盼望着一次团圆?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句古语,意思是“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 。
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和出自 《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扩展资料
选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 。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 。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 。”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 。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 。吾请从此辞矣 。”立槁而死 。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 。”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
参考资料子欲养而亲不待(古语)_百度百科
子欲养而亲不在 什么意思"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意思是:当你想赡养双亲,可能他们已等不及便过世了 。
1、此名源自古语原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处《韩诗外传》卷九·第三章 。
2、《韩诗外传》以儒家为本,因循损益、以传资政,从礼乐教化、道德伦理等方面阐发了其思想 。共十卷 。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 。
扩展资料:
1、《韩诗外传》尽管名义上依附于《诗经》,但它使用的材料却来自几个哲学学派的著述并加以折衷 。《荀子》是最常用的来源,不过《庄子》、《列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以及《晏子春秋》、《老子》、《孟子》也都被使用过 。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慨 子欲养而亲不待】2、《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 。
3、这部书被认为是韩婴写的,他为文帝(公元前180—157年在位)时的博士,武帝(公元前141—87在位)时他与董仲舒(约公元前179—104)辩论过 。
4、韩婴,男,西汉燕(今属河北)人 。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王刘舜太傅 。武帝时,与董仲舒辩论,不为所屈 。治《诗》兼治《易》,西汉“韩诗学”的创始人,其诗语与齐、鲁大不相同,他推测《诗》之意,杂引《春秋》或古事,与经义不相比附,与周秦诸子相出入,皆引《诗》以证事,而非引事以明《诗》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子欲养而亲不在百度百科_韩诗外传百度百科_韩婴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