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丽水莲都“双智”驱动高质量:工业更智能农业更智慧( 二 )


五年来 , 丽水工业园区建成面积由2.49平方公里增加至5.65平方公里;企业从不到200家增长到现在的435家 , 规上企业从30家增长到现在的83家;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6亿元增长到现在的53亿元;全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 。
近年来 , 莲都持续加快推进平台“二次创业” , 持续开展“精准服务企业、振兴实体经济”专项行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和“标准地”改革 , 实施“凤凰行动”计划 , 迄今已有3家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 , 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 丽水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汤伟波说:“下一步 , 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发展目标 , 把双招双引作为战略先导工程 , 重点围绕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电池、数字经济、美丽经济四大产业 ,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推动莲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新蝶变 。 ”
农业答卷:从“靠天吃饭”到精准预判 , 莲都农业有“智慧”
“手机看农作物长势、APP上点一点可以浇水施肥、AI智能补光、水果晒晒更健康美味……看一眼屏幕 , 就能知道农产品车间的生产情况 。 ”
这几年 , 莲都区借助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 , 大力推广智慧农业 , 把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最前沿技术和农业生产相结合 , 走出了一条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
在莲都 , “智慧”不是高高在上 , 而是实实在在应用在田间地头 。 “智慧数字化大棚”让农民从此不再“靠天吃饭” , 躺在床上就能种田成为种植户的真实写照 。
“过几天温度降到零下 , 要是以前 , 枇杷产量肯定大减 。 现在用了智能数字化大棚 , 可以避免冻害和雨水天气 , 每年都能稳产 。 ”在莲都区太平乡下岙村丽水市丽白枇杷产销专业合作社枇杷基地里 , 枇杷种植户傅陈波高兴地和采访人员分享智能数字化大棚为水果种植带来的变化 。 “在大棚里面 , 缺水、缺阳光、温度过高等情况发生时 , 数字化系统会主动报警 , 并且可以24小时远程遥控 , 实时解决问题 , 躺在床上也可以种田了 , 我随时点开手机就能看数据 , 湿度、温度等指标一目了然 , 棚里产出的果子比棚外的收益好多了 。 ”
在这个智能数字化大棚里 , 智能综合气象站、土壤剖面水分仪、智能虫情测报灯、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智能化防霜风机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 , 实时监测着基地温湿度、土壤墒情等与水果种植密切相关的信息 。 这些数据 , 最终都会在数字化平台上实现整合 , 用于监测水果生长过程 。
“枇杷是我们莲都当之无愧的‘潮流水果大咖’ , 但枇杷内膛光照不足、光温调控失衡等问题成了制约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心头病’ 。 ”莲都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叶小林介绍道 。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 莲都引入数字化等工具 , 在丽水市丽白枇杷产销专业合作社枇杷基地开展了全国首个枇杷4D“智能补光”增产提质技术研究 。 系统采集的所有环境因子数据及补光情况均可通过四维智慧云平台上传至手机端进行实时监测 , 实现农情数据一机掌控 , 一眼可视 。 “通过4D补光技术 , 既可以增加枇杷糖度 , 增强内膛 , 使内外膛都能结果 , 亩均产量预计可提高300~500斤 , 亩均产值将增加1万元以上 。 ”如今 , 智慧农业的应用场景不仅出现在水果、茶叶、蔬菜等农产品种植上 , 在农业加工企业里也比比皆是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