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多瑙河上的三座桥( 二 )



如果说佩特罗瓦拉丁城堡是诺维萨德市的历史原点 , 那么连通起古堡与城市的纽带无疑是架设在多瑙河上的桥梁 。 18世纪开始 , 塞尔维亚人就在这段并不湍急的河流上进行架桥 。 从一开始的木桥、石桥 , 再到后来的铁桥、钢索桥、混凝土桥 , 前前后后架设过不下10座大桥 。 因为各种原因 , 大部分桥梁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 硕果仅存的3座大桥均始建于上个世纪中叶之后 。


横跨在多瑙河上的桥梁 。 中国军网记者李景璇 摄

顺着河流走向 , 由西向东间隔数百米架设起来的这3座桥 , 分别叫做自由桥、瓦拉丁桥和热热利桥 。 3座桥造型各异 , 距离古堡最远的自由桥是斜拉式桥梁 , 远看两根长长的立柱树立在大桥上 , 左右各由3根斜拉钢索紧紧“拽着”桥面 , 就像河面上隆起的两座小山峰;古堡脚下直通城市的是瓦拉丁桥 , 当地人也叫它彩虹桥 。 这座桥外观简约干净 , 微微弯曲的桥面贯通南北 , 仿佛是河流上漂着的一根青丝带;在瓦拉丁桥右边的热热利桥则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 平直的桥面上设计了一组对称拱形结构 , 看上去兼具力量和美感 。


瓦拉丁桥 。 中国军网记者李景璇 摄

在塞尔维亚以及更早一些的南斯拉夫地区 , 桥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 在与环境和命运的长期博弈中 , 这里的人们架桥、爱桥 , 更珍惜桥 。 这种情感就像塞尔维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沃?安德里奇所说的:人类文明史上 , 在所有建筑里面 , 最重要的莫过于大桥的建设 。 桥梁是连接人类心灵、文化 , 实现不同种族平等交流的重要媒介 。 然而 , 多瑙河上的这3座桥 , 却亲身经历了一场现代版的“傲慢与偏见” 。

那是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的一个凌晨 。 正在熟睡中的诺维萨德市被一阵巨响惊醒 , 北约军机在佩特罗瓦拉丁城堡旁投下的集束炸弹 , 将通往城区的瓦拉丁桥炸成了几段 。 这些炸弹是如此的精准 , 直冲冲地砸在塞尔维亚人的心窝上:几天之前 , 面对北约不断发出的轰炸威吓 , 诺维萨德的市民曾自发聚集在大桥之上 , 组成一道道“人体盾牌”来守护这座大桥 , 守护他们“心中的那个桥” 。

然而 , 桥终究是被炸塌了;还是在一个极具讽刺意义的日子里:4月1日 。 这一天正是西方的愚人节 。 这已不止是野蛮的战争行为 , 更是一次肆无忌惮的欺辱愚弄!更为恶劣的是 , 因为桥上安装着诺维萨德市的自来水系统 , 桥塌水断 , 整整半年多市民们饮水困难 。 但是 , 对于那些打着“人权高于主权”旗号来挑起战争的国家而言 , 这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呢?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