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戈壁上的小屋

县城|戈壁上的小屋
文章图片

图为青海戈壁风景 。
那一年 , 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通知我与几位作家一起去青海深入生活 , 主要任务是采访上世纪50年代末内地“援青”的邮电职工 。
将近一个月 , 我们在地广人稀的青海 , 白天行车 , 晚上访谈 。 我生长在繁华的江南城市 , 戈壁的空旷、辽阔、静谧 , 令我震惊 。
只有在戈壁上 , 才真正可以见到天似穹庐 , 才真正可以看到弧形的地平线 。 公路好像把地球劈成了两个半圆 , 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 永无休止地伸展在我们的视野里 。 寂然无声的茫茫戈壁 , 除了风蚀和地壳运动之外 , 似乎没有任何变化地存在了亿万斯年 。 寂寞似乎像时间一样永恒 。 在这里 , 最起码的愿望常常成为一种奢侈——哪怕需要的只是一片刚刚能遮住脑门的绿荫 。 强烈的紫外线无情地扎进面部 , 留下血红的烙印;戈壁风沙如同锋利的雕刀在脸上刻下粗糙的皱纹 。
这样说 , 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旅途只有苍凉 , 也会有意外的惊喜 。
那一天 , 夕阳在风沙里沉浮 。 起先还不时地能见到骆驼草和红柳丛 。 后来 , 远远近近就只有红色的沙砾和铁青的岩石了 。 茫茫天地间除了我们这辆车 , 连一丝生气也闻不到 。
忽然 , 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幢小屋 , 孤零零地立在戈壁上 , 就像是月球上的一个黑点 。
这是一个邮电线务站 。 屋子里 , 简朴而整洁 , 电话交换台竟是用石块垒成的 。 屋子里只有一个瘦削的年轻人 , 黝黑 , 但眉清目秀 。
线务站不在预定的访问日程里 。 但这次偶然的相遇 , 却带来了一场让我最难忘、心灵最受撼动的访谈 。
这位瘦削的年轻人 , 给我们讲起了他与这个线务站之间的故事……
在西宁搭的便车整整走了三天 , 终于把我留在去往县城岔路口一片扬起的尘土里 。
我看到父亲背着邮包 , 迎面向我走过来 。
“我代表我们全局来迎接你 。 便车搞不好就出岔子 , 说不准时间 , 怕你到了见不到我 , 我昨天半夜就从局里出发了 , 在这里等了你一整天 。 ”
之后 , 他把我的行李小心地放进一辆手扶拖拉机的拖斗里 。
“快点上车吧 ,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 ”
我不知道是不是值得高兴 。 几天跑下来 , 我的心情坏透了 。 我有点想哭 。 我听说过 , 有些像我一样从邮校毕业分配到基层的人 , 从西宁出发两天 , 就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走了 , 转身搭便车返回 。
我与父亲在半夜以后到达了县城 。 一条不足两百米的街 , 两边都是轮廓硬朗的房子 。 有几星昏黄的亮光从黑暗中透出来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