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柴洪德:品味冬天的成都( 二 )


“功高盖主”用在孔明身上最为贴切。如今刘备庙、武侯祠、刘备惠陵融为一体。一进大门, 古柏森森,“三绝碑”前挤满游客,这块由唐宰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碑文,著名工匠鲁建镌刻的碑称得上传世瑰宝。二进门,是刘备殿,陪祀的有孙子刘湛,有关羽父子和张飞祖孙三代的塑像,而那位“乐不思蜀”的后主刘禅却不见踪影。东西廊房14尊真人大小的文臣武将塑像,文有庞统领衔,武为赵云领军,而“脑后生有反骨”的猛将魏延不在其列。
刘备殿后面是武侯祠。气宇轩昂,羽扇纶巾的孔明塑像前,游人摩肩接踵,烟雾弥漫之中,那幅清末云南人赵藩所撰“攻心联”,为大家反复诵读,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成为后来政治家“施政”和“安民”的妙计良策。
从武侯祠出来,我们来到宽窄巷子。所谓“宽窄巷子”,是宽巷子与窄巷子的合称,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有人说宽窄巷子最能代表成都市井民俗文化。有老人在茶馆门口安详地喝茶摆龙门阵。街口空地上,一字排开几把竹藤椅,有人惬意地半躺着,有人在细心地为客人挖耳朵,在锦里也曾见到这般景象。
一路走着,分不清哪条街是宽巷子,哪条街是窄巷子,走着走着,到了井巷子,三转二转又转回了宽巷子。沿街街面以古朴壁灯照明,临街院落花墙透视。精品酒店、特色民俗餐饮、特色客栈、纪念品摊位、休闲会所……
出自余秋雨先生“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宣传语,让我们平添去“拜水问道”的冲动。
这里原称灌县,1988年更名为都江堰市。古人修建并使用至今的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了世界年代最久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
初冬的都江堰,豪无严寒之气象,站在南桥广场举目四望,青山依旧在,清流涛声响。从离堆公园进入景区,右侧映入眼帘的便是余秋雨手书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石刻。甬道正中,数条水柱从地下喷射而出,形似水幕,在水幕下横躺着四根卧铁,那是内江“岁修淘滩”的深度标志复制品。
沿“堰功道”前行,道旁是两条小渠,二百多个石刻喷水龙头清流汩汩。古银杏树夹道,尤以张松树最为古老,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传为三国名士张松手植。正对伏龙观,是纪念李冰的庙宇。伏龙观左侧出离堆公园,岷江内江展现眼前。
远观离堆东侧的宝瓶口,是将玉垒山劈开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的唯一进水口。当年,一无炸药,二无大型金属开凿工具,古人用“火攻”的方法,伐玉垒山之木焚烧岩石,再往炽热的岩石上浇泼冰冷之岷江水,凿去一层,再烧一层,如此反复八年,凿开了20多米,80多米长的宝瓶口。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