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奥|我和双奥之城丨一座滑雪场的走俏:冰雪产业新机遇( 二 )


“短短几年时间 , 冰雪运动走进千家万户 , 从一开始的‘小众’和‘冷门’ , 逐渐成为大众心中的‘时尚之选’ 。”北京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葛军曾这样说道 。
人们的热情是自发的 , 但也离不开政策的引导 。 2016年 , 北京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和群众冰雪、竞技冰雪、青少年冰雪、冰雪产业、冰雪赛事、冰雪设施和冰雪运动人才7项配套规划 , 形成了“1+7”政策体系 。
2020年 , 北京又在“1+7”政策的基础上修改完善 , 制定了《北京市落实〈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 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 , 全面推进各项任务 , 持续提升全市冰雪运动发展水平 。
这一切也推动着北京冰雪场地设施的不断扩张 。 眼下 , 北京的冰雪场地由冬奥申办前的42座冰场、44块冰面、22所雪场 , 发展为82座冰场、97块冰面、32所雪场 。
“工作要制冰 , 转型要破冰”
筹备冬奥给北京带来的机遇也不仅在冰雪场上 。 在京西 , 百年首钢完成了从火到冰、从厂到园的华丽转身 。 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 , 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国家体育总局冬训中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四个冰上训练场馆、冬奥场馆滑雪大跳台等项目相继落户首钢园区 。
新产业呼唤新技能 , 也改变了很多首钢工人的人生轨迹 。 随着国家冬季运动队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投用 , 从事钢铁生产20多年的刘博强 , 从轧钢工、炼钢维检工 , 转变为保障国家队训练的一名制冰工匠 。
1月4日 , 刘博强刚刚结束一轮高强度封闭工作 , 但言谈中依然满是活力:“工作要‘制冰’ , 转型要‘破冰’ 。 我暗自下决心 , 要争口气 , 要‘博一把’ 。 ”
初学制冰正值北京盛夏 , 室外气温30多摄氏度 , 刘博强第一次踏进首都体育馆冰场 , 后背挂的汗“嗖”一下没了 。 学习制冰、扫冰的3个月 , 感冒是常态 , 即便到了现在 , 他的防寒服里仍揣着藿香正气水 。
而与其他比赛相比 , 冰壶比赛对冰面的要求是最高的 。 “普通冰面一个人扫10分钟 , 冰壶场地4个人得干俩小时 , 刚干了一个半月就绝望了 。 ”要完成冰壶场地的制冰 , 对于一个新手来说 , 无疑是天方夜谭 。
一开始 , 刘博强只能打下手 。 不让上冰也要练技能 , 于是他就借来“打点”壶 , 晚上8点后厂区没人了 , 在场馆外的马路上按照要领 , 默默练习 。 2个月里 , 刘博强在那条马路上来回走了140多公里 。
彼时 , 首钢冰壶馆邀请了来自加拿大的制冰师吉米进行指导 。 但除了技术外 , 语言成了最大的障碍 , 为此 , 刘博强还花了600多块钱下载软件学习英语 , 时间久了竟然能做到和吉米简单交流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