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鉴赏ppt 牡丹亭赏析( 三 )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 。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 。
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 。戏剧的崭新思想是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
无疑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形象 。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 。
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 。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 。
6.谁能介绍一下《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名句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临去秋波那一转 我是个多愁多病身,怎当你倾国倾城貌 。
请参见: 牡丹亭: 欲织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 。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倦,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 。
7.怎样从文学角度赏析《牡丹亭》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对明朝的戏曲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其艺术特色,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讴歌了反对封建礼教和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广为流传,汤显祖在这个话本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把小说的传说与明代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用更丰满的人物形象、更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复杂的唱词及场景设计,表现了两个年轻人追求个性自由、自由恋爱反封建礼教的爱情故事 。

牡丹亭鉴赏ppt 牡丹亭赏析

文章插图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的内容是什么?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的内容如下:
南阳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年方二八青春,慧敏美丽,却被整日困在家中,从师腐儒陈最良诵读《毛诗》 。一天,偶偕侍女春香去后花园游赏,感念于“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归来后伤怀入梦,梦遇书生柳梦梅 。
柳惊叹于丽娘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几闲寻遍,在幽闺自怜”,二人一见钟情,遂于牡丹亭畔成就百年好合 。丽娘梦觉之后柔肠萦损,寻梦不见,怀着“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凄惋无奈一病归天,临终前自绘真容,嘱春香将画轴藏于花园太湖石底,将自己埋在花园梅树下 。
三年后,书生柳梦梅偶尔进得这一颓败花园,拾到丽娘自绘小像,认出自己也曾于梦中相会其人,爱慕至深,不惜发冢以求梦中人,丽娘借尸还魂,与柳生结为人间夫妻 。全剧以柳梦梅高中新科状元,皇帝“敕赐团圆”而告终 。
《牡丹亭》赏析
《牡丹亭》本自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但在才子佳人的故事套子中寄予了不灭真情,使得剧本别具高格,光彩夺目 。
正如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所言:“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这种生死至情使得杜丽娘这一灵性逼人的美丽形象从浩如烟海的传奇创作中脱颖而出,活现于昆剧舞台三百余年 。
明吕天成《曲品》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在艺术技巧上,《牡丹亭》纵情跌宕,于人物内在意识的刻画方面入木三分,细致尽情 。曲辞曼妙而不施刻凿,诚如明王骥德所言:“其才情在浅深、浓淡、雅俗之间,为独得三昧 。”
高中语文《牡丹亭》赏析汇总汤显祖的《牡丹亭》是继王实甫的《西厢记》之后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爱情杰作,高中学生在语文课上如何写这篇文章的赏析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牡丹亭》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
高中语文《牡丹亭》赏析(一)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