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辰|河南伏羲山发展全域旅游:“荒山”换“青颜”( 三 )


和王改珍一样,不少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在景区从事基建、客房、餐饮、检票、保洁等工作,当上了“旅游工人”。他们不用外出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本地劳动力占到景区员工总人数的85%以上。2021年,每个劳动力年收入在5~8万元,部分技术工匠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在景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伏羲山景区坚持“三优先”的原则,即优先安排当地劳动力参与景区的建设,优先安排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景区的经营管理工作,优先安排当地居民参与农副产品销售经营活动,使他们在家乡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田种湾村老支书魏永乾看着每天源源不断来到纪念园开展“研学游”的学生团队,感慨道:“以前的田种湾村民没活干,只会聚在一起瞎聊,现在村民有事没事都会来看看百年党史展,党的光辉形象已照耀了山区、温暖了民心!”
李松辰|河南伏羲山发展全域旅游:“荒山”换“青颜”
文章插图

河南伏羲山是开国中将皮定均将军战斗过的地方。2021年,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举办了百年党史展等活动纪念。潘志贤 摄

随着伏羲山旅游景区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不少原来外出务工山区青年也开始返乡。
31岁的钟沟村人马雷闪就是其中一员。“小学中学都在这山里上学,那时候家乡的条件非常差,也没有想到自己大学毕业后还会回来。”马雷闪2012年在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毕业后,就开始在厦门做导游等跟旅游管理有关的工作。后来,一直关注家乡发展变化的马雷闪,看到伏羲山景区的相关信息,就决定返乡就业。他于2017年初回到伏羲山景区,先是做市场开发,现在负责滑雪场等体验性项目的景区建设工作。
“因为穷,当地人以前都不愿意说自己是尖山人。”马战营说,“现在人口回流很多,很多嫁出去的女的都想回来,不少倒插门出去的男的也都回来了。”马战营介绍说,根据派出所的统计,伏羲山风景区管委会辖区,原来有9000多口人,现在人口超过了1.2万人。
把脱贫成果继续向纵深处拓展
伏羲山位于中原腹地,随着年轻人大量涌进城市,当地不少流传了数千年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种现象让李松辰很痛心。
“春节的时候,人们不管待在多大的城市里,哪怕穿越太平洋、绕过半个地球,都会赶回老家过年,这是为啥?因为人人心里都装着一份乡愁。”李松辰忧伤地说,“过年吃的饺子里包的是啥?不是乡愁吗?咱伏羲山不跟大城市比,咱就是要留住这份乡愁,让年轻人有机会好好品味这份乡愁!品味了乡愁,才不会忘本。”
在伏羲山山脚下,攻坚团队专门建造了一条青砖蓝瓦的长廊,在雪白的墙壁上用红色大字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