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放寒假,乘湘江客轮回铜官


文/周罗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 我在长沙读书 , 寒暑假乘船回望城县铜官窑古镇老家 , 要提前一天到长沙坡子街湘江边轮船码头票房预订船票 , 当天乘船是很难买到船票的 。 那个年代 , 长沙市往铜官窑古镇 , 虽然有简易公路 , 但没有旅客大巴车 , 湘江是唯一的客运航道 。
回铜官船票需提前预购
【澳门|放寒假,乘湘江客轮回铜官】有一年腊月 , 学校放寒假 , 我提前一天去坡子街轮船码头 , 预购次日回铜官窑古镇的船票 。 走进购票大厅 , 满满的旅客排队 , 我在长长的购票队伍中 , 距离窗口还有50多米远 , 时间已是上午11点半了 。 为了能回到学校吃午饭 , 情急中我耍了个小聪明 , 手里拿张白纸 , 上面写着“购铜官窑古镇船票一张”几个字 , 递给执勤的工作人员 。 我呆呆地站着假装聋哑人 , 工作人员问话 , 听而未闻 。 执勤人员见我是个残疾人 , 于是帮我优先购了票 。
我接过船票离开购票厅 , 看到购票的人群 , 还有年纪大的老人在排队 , 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愧疚感 。 还有一名身怀六甲的女子 , 她也是预订次日回铜官窑古镇的票 , 我随即就将票退给了她 , 自己再回到后面排队购票 。 下午一点 , 我重新订购了一张回铜官窑古镇的船票 。 虽然肚子很饿 , 但感觉不愧疚 , 心情舒坦 。
乘船沿途观美景听弹词
次日清晨 , 我将几件换洗的衣服塞进行李袋 , 将学校图书馆借来的几本小说放入袋中 , 背着行李袋 , 乘公交车直抵坡子街客轮码头 。 下车后 , 在路边摊贩点买了两个糖包子作早餐 , 填充饥饿的肚子 。 我一边吃着糖包子 , 一边慢慢地往客轮趸船走 , 上了“雪峰山”号客轮 。 进入船舱 , 座位没有编号 , 船票也无座位号 , 先到先坐 。
我把行李放到一个座位 , 来到船头的甲板上 , 眺望河西岳麓山 , 满山红枫 , 晨曦照耀下 , 十分壮观 。 江中的橘子洲像一柄宝剑 , 把湘江劈为东西两边 。 江面百舸争流 , 洲上晨练人群云集 。
“叮铃铃 , 叮铃铃……”客轮响起了启航的铃声 , 乘务员将客轮上客的船舷大门锁好 , 解开缆索 , 客轮鸣笛“嘟 , 嘟 , 嘟……”离开码头启航了 。 我从甲板上回到船舱 , 找到座位 , 将行李放到座椅下 。 打开行李包 , 拿出小说《野火青春斗古城》 , 一边看书 , 一边感受客轮与波涛撞击发出的“乒乓”声音 。 客轮越过湘江大桥 , 驶离长沙城了 。 忽然 , 一位约四十岁的中年男盲人 , 捧着琵琶来到船舱 , 演奏长沙弹词 , 内容是《三国演义》选段 。 他边弹边唱:“《三国演义》词开篇 , 词牌名为《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浪花淘尽英雄……”地道的长沙口音 , 句句扣人心弦 。 唱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结束 , 就告一段落 。 他说:各位休息一会 , 稍后继续 。 然后 , 把琵琶往肩上一挎 , 捧着盘子来到旅客面前收小费 。 小费随意给 , 多少不限 , 几分钱 , 几角钱 , 我看到最多的给了五角钱 。 当时工资水平低 , 工厂学徒工每工资18元 , 五角钱已经很多了 。 客轮上 , 那个时代没有电视 , 也没有其他消遣时间的活动 。 听长沙弹词很有趣 , 活跃船舱的气氛 , 旅客不觉疲倦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