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流年:回忆宛在目前,月亮也一如当年|周末读诗

星期天下午,散步时间,桥上行人往来,我倚着桥栏看流水。
一个青年背着蓝色双肩包,从桥头绕到河边,蹲下来掬水洗脸,黑色棒球帽也不摘掉。
他洗了好一会儿。等我注意到他离开时,他已在桥上,距我两三步之外,也看流水。
我等他打招呼,或不打招呼。天色忧悒,欲雪的样子。
他从后面绕过我,在另一侧停步。目光相接,打了个招呼。
“你在冥想?”他问。消瘦、苍白,声音低沉。
“算是吧。你,这个季节徒步?”我有点好奇。
“嗯,跟着河走。你看,河水只朝一个方向流,不会回头。”
“河水在流,又不在流,不需要回头。”
“我失去了一切,一无所有。”他说。
送流年:回忆宛在目前,月亮也一如当年|周末读诗】户外服整洁,运动鞋也干净,不像街头流浪汉。
“一无所有,自由自在,你该欢喜。”
他叹了口气:“你无法回到过去,把失去的人找回来。”
“那些人迟早都会失去,找回来干什么?”
他看着我,欲言又止。
“你不是无法回到过去,是无法走出过去,你得回到现在,明白吗?”作为旁观者和过来人,我看得更清。
他若有所思,若有所悟,脱帽向我道谢,沿河走了。
他在寻他的路,我也在寻我的路。目送他的背影,我暗暗有些羡慕,羡慕他在冬天一无所有地行走。
01
河桥送别
/ /
《浣溪沙》
(五代)薛昭蕴
握手河桥柳似金,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
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沉沉。

/ /
桥是个诗意的存在。不管什么桥,人走到上面,就会对空间、对时间本能地生起特别的感受。卞之琳的《断章》第一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桥上”是诗人有意选取的意象,别处当然也能看风景,但没有桥上生动。在桥上看风景的人,本身也成了风景。试将诗句改成“你站在路边看风景”,或是站在山上、窗前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可以从别的地方看你,然而情境就大为不同。桥连接的不仅是空间,更有流水的时间,因此你站在桥上,就是站在空间和时间交错的地方。
五代词人薛昭蕴的《浣溪沙》,写的就是桥上的送别。古代写送别的诗词很多,送别的地点和时间不同,离人的感受也很不同。渡口、酒肆、道旁、山中、桥上,春秋冬夏,清晓黄昏,这些不只是环境,更是送别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
来看这首词。“握手河桥柳似金”,前四字你可以想象:二人在河桥上,执手送别。“柳似金”,画面添上金黄的杨柳,这是春天。是春天,但是且慢,此三字的用意可不是为了“交代时间”,河桥也不是仅仅为了“交代地点”,务必要清除“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这种化神奇为腐朽的读法。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