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县|河北省魏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二 )


南北朝时期 , 前、后燕属贵乡郡 。 北魏属相州魏郡 。 北北齐属清都尹 。 北齐天宝七年(556) , 魏县废入贵乡县 。 隋开皇六年(586) , 复置魏县 , 属武阳郡 , 十六年(596)析置漳阴县 。 大业初省漳阴入魏县 。 末年 , 李密取之 , 改郡为州 。 寻为窦建德所据 。 未儿 , 宇文化及自黎阳北趋魏县 , 僭帝位 , 国号“许” 。
高祖武德四年(621)复置漳阴 , 唐太宗贞观初仍省人魏 。 唐天宝三年(744) , 魏县治因水患移治汉城北(史称旧县庙 , 又称唐城) 。
五代十国时期 , 后梁、后汉、后周属大名府;后唐属兴唐府 , 后晋属广晋府 。
北宋魏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 。 宋熙宁六年(1073) , 魏县因水患移治洹水镇(今旧魏县村) 。 金大定七年(1167) , 分魏县北部置广平县 , 属河北西路洛州 。
元属中书省大名路 。 明洪武三年(1370) , 因漳水冲啮 , 县治北迁五姓店(今魏城镇史称明城) , 属京师大名府 。
洪武十年至三十一年(1377~1398) , 大名省入魏县 。 清初属直求大名府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 水患圮城 , 县废;次年 , 大部并归大名 , 其余并入元城县 。
民国初年 , 属直隶省冀南道(后改名大名道)大名县 。
民国三年(1914) , 曾议决复置魏县于魏县镇(今治) , 寻议中 , 分大名入元、魏 。 秋 , 漳、卫河齐发水 , 魏、元、大三县均遭重创 , 遂议决 , 将魏县、元城并入大名县 。 大名县实行“三区分治体制” , 原魏县属西区 , 原元城县属于东区 , 原大名县属中区 。
民国29年(1940)年6月 , 魏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 , 建置恢复 , 治无定所;8月又析今境漳河南置漳河县 , 同属冀南一专区 。
民国33年(1944)8月 , 漳河县并入魏县 , 魏县改属冀鲁豫边区三专区 。
民国34年(1945)10月 , 魏县人民政府在崔阁成立 , 属冀南区三专区 。
1950年春 , 魏县人民政府北迁魏镇(后改称魏城镇) , 属邯郸行署 。
1958年11月 , 魏(县)大名县合并 , 称大名县 , 县政府驻大名城关镇 。
1961年5月 , 魏、大分置 , 魏县建置恢复 , 政府驻地魏镇 , 隶属邯郸专区 。
1993年7月 , 邯郸地、市合并 , 魏县改属邯郸市至今 。

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魏县行政区划变动比较频繁 。
1949年10月至1950年3月 , 全县分8个区 , 第一区驻魏城镇 , 第二区驻北皋 , 第三区驻牙里 , 第四区驻大辛庄 , 第五区驻崔图 , 第六区驻沙口集 , 第七区驻阎庄 , 第八区驻杨甘固 。
1950年4月 , 魏县人民政府由崔阁迁至魏镇 。 全县由8个区改为6个区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