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榭(xie):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的建筑 , 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或景区休憩建筑 。2香丘:是根据佛教名词「香山」新造的词 , 意思是香气缭绕的小山丘 , 比喻有一小方受佛教庇护 , 可以安居乐业的土地 。不奢求香气缭绕的蓬莱仙境 。3一抔(pou):意思是一捧之土 。典出《史记·张释之冯唐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 , 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净土:佛教专用名词 , 原意指完全被佛教度化的土地 , 净土上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任何其它外道 。与「一抔」联用后成为双关语 , 也指只有汉文化 , 不被佛教文化沾染的土地 。4帘中女儿惜春莫:「帘中」与上句为顶针续麻格 。「莫」 , 「暮」的古字 。5洒上花枝见血痕:此句与两个传说有关:1娥皇、女英在湘江哭舜 , 泣血染竹枝成斑 。所以黛玉号「潇湘妃子」 。2蜀帝杜宇魂化杜鹃鸟 , 啼血染花枝 , 花即杜鹃花 。所以下句接言「杜鹃」 。案:周汝昌言:(花枝)谓花即泪染 , 非「空枝」之义 。6他年葬奴知是谁:这一句中在周汇本中出现了矛盾 。在《葬花吟》中打出的是「奴」 , 而在下一章节中宝玉感慨句写出的是「我」 , 而周先生在注释中特意说明用「奴」「我」字样可体现小女随口吟成 , 改成「侬」尽显文人酸气 。
葬花吟赏析
《葬花吟》是曹雪芹创作的章回小说《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 , 名为咏花 , 实则写人 。全诗血泪怨怒凝聚 , 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像 , 暗淡而凄清的画面 , 浓烈而忧伤的情调 , 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 , 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将花拟人 , 以花喻人 , 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 , 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社会恶势力 。明写花 , 实写人 , 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 , 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 ,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全诗抒情淋漓尽致 , 语言如泣如诉 , 声声悲音 , 字字血泪 , 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 , 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 。《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 , 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是为其思想价值 。
此诗另一价值在于它为后人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 。甲戌本上脂砚斋的批语指出:没有看过「宝玉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 。所谓「后文」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 。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 , 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 , 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 , 才有必要强调指出 , 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 , 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 。由此可见 , 《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 。
为落花缝锦囊 , 为落花埋香冢;还要悲哭 , 还要作诗 。这种前无古人 , 后无来者的「荒唐」举动 , 唯有痴情如宝黛者方能理解 , 也唯有发生在宝黛身上方能为世人所理解 。和曹雪芹同时期的富察·明义《题红楼梦》绝句说:「伤心一首葬花词 , 似谶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缕 , 起卿沉痼续红丝?」「似谶成真」 , 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以前红学研究者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 , 从此绝句中可以看出 , 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 , 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 。如果说 , 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像「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 , 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 , 写宝玉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 , 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 , 是再也无从凭想像而得的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关七结局原文 关七
-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保尔柯察金原文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三季人的故事原文 三季人的故事
- 叔孙通者薛人也原文及翻译 叔孙通
- 石灰吟的吟的意思
- 李白的关山月
-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注释 史记项羽本纪
- 新亭对泣原文及翻译人物特点 新亭对泣
- 秋思为什么作者欲作家书意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