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活态传承 留住乡愁


泉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也是著名侨乡 , 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 千年以来 , 泉州古城虽经历劫波 , 仍大体完整 。 保护好古城 , 既是今人的幸运 , 也是要答好的课题 。
今年的泉州 , 成为了旅游爱好者的打卡圣地 。
7月 , 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 。
“这是一项复合性的系列遗产 , 这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也是为数不多的 。 ”泉州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金鹏告诉记者 , 它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 , 系统地涵盖了宋元泉州海外贸易经济体系中的生产、运输、交易、消费、服务、管理等核心环节 , 共同促成了泉州在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逐渐崛起并蓬勃发展 。
【泉州|活态传承 留住乡愁】精心守护好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 , 是泉州人始终坚守的理念 , 也让这里留住了大量文化瑰宝 , 赢得“宋元看泉州”美誉 。
吴金鹏负责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安平桥三处世界遗产点管理 。 草庵位于晋江华表山麓 , 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 , 庵为草构 , 故名“草庵” , 庵内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摩尼光佛石造像 , 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要素 。
从办公室到草庵 , 不足一公里的路程 , 吴金鹏记不清走了多少个来回 , 但他记得草庵每次整修的点滴细节 。 “保护要优先 , 先要让文物‘活下去’ , 然后才有可能‘活起来’ 。 因此 , 我们始终坚持把日常监测、养护放在前面 , 在修缮过程中秉承最小干预原则 , 用好传统工艺、传统材料 , 尽量不去改变文物原有风貌 。 ”
泉州一直以来都从城市规划的高度明确对古城的保护 , 古城内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都需要遵从相关规定 , 让古城的保护与发展都有序进行 。 整体保护、最小干预、修旧如旧……这些保护修缮的思路、经验 , 让遍布泉州的文化古迹重焕光彩 。
“申遗成功是一个新的开始 。 ”吴金鹏介绍 , 申遗成功后 , 泉州古迹以更清晰的面貌为公众所知 , 这不仅是文物保护的新起点 , 也带来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机会 。
“保下来”的文化遗产 , 如何更好地“活起来”?吴金鹏提到泉州遗产保护的“活态”概念 。
“古城保护一般有这样一些模式 , 或是拆了重建 , 或是留下房子、迁走原来的居民 , 或是‘活态保护’ , 做到‘留人、留形、留神韵 , 见人、见物、见生活’ 。 ”吴金鹏介绍 , “泉州古城仍存于6.41平方公里范围内 , 人们生活、工作在其中 , 这使泉州有条件原真性地保护古城 , 同时探索市民生活方式、文化风俗、民间习俗等的活态传承 。 可以说 , 现在的泉州遗产多数是活态的 , 我们的文物及其保护深刻融入市民群众的工作生活中 , 充满人间的‘烟火气’ 。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