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关|?丁友玲和她的鲎试剂创业之路( 二 )


夏天 , 鲎的血液最符合实验条件 , 也是攻关小组最忙的时候 。 “福州夏天非常湿热 , 温度最高可以到40度 , 实验室里没有空调 , 常常人刚进去没多一会儿 , 就已经满身大汗 。 我们经常做实验做到半夜 , 那时消毒设备差 , 为了避免反复进出给实验室带来的细菌污染 , 实验中间我们都不会出来 。 一天的实验做下来 , 全身的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 。 ”丁友玲对这段初识鲎的经历印象深刻 。 因为实验过程要接触一些有机溶媒 , 她的白血球下降过多 , 患上了白细胞减少症 。
就这样 , 花了3年的时间 , 1981年攻关小组终于成功研制出了鲎试剂 , 经过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及中国药典委员会等全国34个药检、医疗、科研、生产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多次检测 , 确定丁友玲等领衔的攻关小组研制的鲎试剂 , 为国内首创 , 达到国际质量标准 , 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项目中的空白 。 1982年此成果获得了卫生部重大科研成果甲级奖 。
在研制鲎试剂的过程中 , 丁友玲一直紧盯国际前沿动态 。 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 , 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 , 通过国际合作加快自身发展 , 成为不少科研人员的重要选择 。 她发现 , 日本对鲎血液凝固机制的研究超过美国 , 已悄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便萌生了去日本进修的想法 。
1986年 , 丁友玲通过了全国考试 , 被派到日本国立卫生试验所大阪支所进修 , 师从鲎试剂和细菌内毒素权威加纳晴三郎教授 。 在加纳教授的指导下 , 短短几个月 , 丁友玲便完成了“细菌内毒素研究”课题 , 并在国际会议上宣读成果 。
这段为期一年的进修经历 , 让丁友玲拓展了能力 , 开阔了视野 , 也发现了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一条新路径 。 1988年 , 她自费留学日本 , 先后在大阪大学、九州大学学习 。 先进的仪器设备、陌生的语言环境、严格的课业要求 , 让丁友玲无暇顾及其他 , 一心扑在科研上 , 常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
在九州大学 , 丁友玲师从当时在国际上研究鲎血液凝固机制的权威——岩永贞昭 。 岩永教授非常严格 , 不仅对科研实验把关严 , 还要求大家用英语进行学术讨论 。 赴日留学前 , 丁友玲自学了日语 , 补习了英语 , 为了跟上研究节奏 , 她在忙碌的研究、实验间隙恶补两门语言 。 高度紧张的学习节奏下 , 她的体重骤降了20多斤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丁友玲在鲎试剂研究中再次取得重大进展 , 她人生第一次在日本生化学会上介绍研究成果 , 并且在生物化学界权威期刊《生物化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 。
“领异标新二月花”
在鲎试剂之前 , “家兔法”是检测细菌内毒素常用的方法 , 但“家兔法”成本高、操作繁琐费时 , 使用时要提前7天测量兔子的体温 , 而且3周内同一只兔子只能使用一次 , 准确度低 。 所以鲎试剂研制成功后 , 其优势尽显 。 丁友玲从开始接触鲎试剂 , 就将对其成果转化造福更多百姓的梦想埋在了心底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