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临县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 )


突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 做到抓实农业园区促增收、抓实扶贫车间保就业、抓实精准培训学技能、抓实社区治理优服务“四抓实”和加强旧村拆除复垦利用和加强迁出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两加强” , 全力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水平 。 进一步完善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 , 配套了商业服务设施 , 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站 , 实行“一站式”综合服务;每个社区均成立了党支部 , 设置了楼长、单元长 , 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 , 为搬迁群众及时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无缝隙服务;在全县10个扶贫车间、11个现代农业园区 , 开发公益岗位3000个 , 全县搬迁人口2.56万劳力中 , 2.1万实现就业创业 , 占比82% , 确保了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
突出衔接资金保障 。 统筹整合财政资金 , 其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类项目5项37个 , 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类项目共计35个 , 县本级预算资金投入落实率100% 。
突出扶贫资产项目管理 。 建立完善扶贫资产项目管理制度 , 明晰产权关系 , 行业部门、乡镇、行政村分级管理 , 确保项目后期持续稳定运营 。
突出巩固脱贫成果问题整改 。 对照国家后评估有关要求 , 重点聚焦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资金使用和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农村“厕所革命”等方面 , 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和县直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 深入开展地毯式、拉网式问题排查整改 。
强化六项举措
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 坚持“特”“优”战略 , 加快推动产业率先振兴 。 红枣产业方面 , 依托82万亩红枣资源 , 实施红枣等经济林提质增效15万亩 , 推广红枣保险6万亩 , 建设优质红枣生产基地5万亩;建设生态标准化蜂场5个 , 被中国养蜂学会命名为“中国枣花蜜示范县”;打造10个林草融合产业提升示范园;发展枣木香菇2200万棒;建设枣芽茶省级研发中心 , 打造了1200亩枣芽茶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 建成年产2500吨枣芽茶生产线;开发了枣木根雕、枣木茶台、枣木茶盘等70余种枣木工艺产品 。 小杂粮种植方面 , 实施马铃薯、谷子、肾型大豆有机旱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6万亩 , 打造“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出高效”的特色种植新基地 。 养殖产业方面 , 统筹发展湖羊、蛋鸡等养殖 , 重点推进生猪产业集群化发展 , 出台《临县生猪产业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 制定了奖补政策 , 实施猪舍新建改扩建26万平方米 , 目前生猪年出栏可达75万头 。 光伏产业方面 , 1—10月份 , 全县光伏电站发电2亿度 , 共计收益1.49亿元 , 现分配到村资金1.3亿元 。 共计开发固定就业岗位8838个、临时性就业岗位14000余个 。 农业农村改革方面 , 完成“三支队伍”改革 ,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宅基地改革 , 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4.5万亩 。 推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 , 培育认定示范社15家、家庭农场35个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