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武廊|青海之西治沙披绿阔步前行( 二 )


海西州生态改观的背后是对绿水青山发展底线的坚守和生态治理系列工程的有效施行 。
海西州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 , 海西州始终坚持‘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封造兼治’的治理措施 , 全面推进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草)、工程固沙、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为重点的防沙治沙工作 , 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 荒漠化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
海西州通过打造昆仑山生态屏障、筑牢祁连山南麓生态屏障、构筑柴达木绿洲农牧业生态区、建设柴达木千里防风固沙长廊等系列生态建设工程 , 构建起了柴达木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 ,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
聚焦优势
培育绿色产业新引擎
海西州积极推进盐湖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能源、有机农畜产品等绿色产业 , 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 。
据了解 , 海西州近年来实现了盐湖化工产品种类从少到多、规模从小到大、结构不断优化、附加值稳步提高 , 盐湖化工产业发展逐步迈上循环利用、规模生产的新台阶;依托盐湖资源 , 以钾、钠开发为基础 , 以镁资源利用为突破口 , 以创建千亿元锂产业、千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为重点 , 积极构建以钾、钠、镁、锂、硼、溴等资源梯级开发和以配套平衡氯气、氯化氢气体为辅的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产业体系 。
“未来 , 海西州将全力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 通过科学编制《青海省柴达木盐湖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 扩大钠盐资源产业化利用 , 推动钠盐向高端化、功能化方向发展 。 ”海西州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不仅如此 , 海西州是全国太阳能、风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 。
新发展理念推动了新能源产业发展 , 也带动了新一轮产业升级 , 以新能源为标志的一大批新产业乘势而上 , 成为海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海西州已建成投运清洁能源项目装机总规模达到1086.3万千瓦 , 其中光伏建成装机561.4万千瓦、风电装机508.9万千瓦、光热装机16万千瓦 。 同时 , 配套运行电化学储能项目1个5万千瓦/10万千瓦时 。
绿能产业是海西州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 在打造绿色循环的产业体系的征程中 , 海西州阔步前行 。
海西州积极推广“新能源+储能”模式 , 支持“风光气储一体化”“风光热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 , 打造综合智慧能源基地;加快培育氢能产业 , 加大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 , “油、气、电、氢”综合能源站建设 , 实现区域“制供用”一体化循环利用 。
此外 , 海西州也努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 积极培育藏羊、枸杞、牦牛、青稞和藜麦等优势产业 , 重点推进农畜产品原料生产、精深加工、市场营销 , 构建全产业链 , 积极构建优势集聚互补、产业深度融合体系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